•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如何坚持和贯彻好群众路线

    时间:2014年03月3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公安机关乃至我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广大公安民警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上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新问题。公安工作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必须通过“摒弃三种认识”、“强化三个思想”,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坚持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拥护,为公安工作注入不竭动力,使公安工作与时俱进。

        一、要摒弃“群众工作传统过时”的错误认识,强化“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根本路线”的思想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也是广大民警的看家本领。公安事业从创立之初,直到现在的每一次胜利和成功,都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的。公安工作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目前,受市场经济发展和价值观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和民警思想认识中存在“群众工作传统过时”思想认识。为此,要消除“群众工作过时论”,必须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思想上重新认识。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思想深处和感情上始终贴近群众,要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从灵魂深处解决好为谁值班、为谁巡逻、为谁站岗等思想问题,切实弄懂自已来自于群众,必须服务好群众的道理,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在群众工作中放下自己的架子,降低自己的姿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当老师,用通俗生动的群众语言同群众谈心交心。二是理念上重新定位。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工作的始终,牢固树立抓群众工作就是抓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理念、抓群众工作就是抓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理念、抓群众工作就是抓队伍自身建设的埋念,不断继承和创新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真正把群众工作作为公安机关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三是机制上重新考量。公安工作要真正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建立民意为重的考核评价机制,把群众评议与内部考评有机结合起来,让群众当裁判员,民警当运动员,把公安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评判权交给群众,切实做到先进不先进让群众点头、满意不满意由群众认可,准确把握为民实质,建立起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机制。

        二、要摒弃“群众工作只在基层”的错误认识,强化“人人参与群众工作”的思想

        不可否认,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基层。但在实践中,一些公安机关特别是上级领导机关多数同志认为群众工作只是基层所队的一项工作,甚至认为只有社区民警才有群众工作的责任。而上级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往往只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这种“机关化”作风和工作方式,也造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和机关民警长期沉不到一线,很少和群众打交道,“会来会去”、“文来文去”、“文山会海”、“不接地气”,因而产生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感”、“隔膜感”。要走出“群众工作在基层”的误区,我们必须实现两个改进。首先,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在做好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下基层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让领导干部沉到群众中,主动扑下身子,拜群众为师,在群众的点拨中改进工作,在群众的批评中不断提升,成为群众工作的带头人。另一方面,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各级公安机关和每一名机关民警都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工作中要多一些联系群众、少一些“文山会海”,多一些调查研究、少一些空头理论,多一些群众朋友、少一些社交应酬。要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真正摸到群众脉搏,真正感知民心。其次,要切实改进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群众工作量化纳入公安工作、全体民警、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中,将群众工作的好坏与否作为检验和评判民警整体工作优劣的标尺,奖优罚劣,让能做好群众工作、受到群众认可的民警有位、有奖,要积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使使群众工作逐步转变为公安机关长效性的日常工作。我所就拿出整体绩效考核分值30%的比例,将“群众工作”纳入对各大队和民警绩效考核中,对“群众工作”中的标兵、典型在年底记功评先时优先考虑,有效提高了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针对走访活动中,群众举报的民警在案件办理、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逐一开展责任倒查,尤其是针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利益,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和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公安机关形象和党群关系的重点问题,要从严惩处,不断纯洁公安队伍,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坦荡胸怀。去年以来,我所硬起手腕对群众反映的涉及接处警、治安案件办理的3起不满意事项,逐一进行了倒查,追究了4名民警的失职、渎职责任,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三是要建立健全整改反馈机制,善于从群众的建议、意见及批评中,汲取促使公安工作进步的有益精华,从更宽的视野中寻找破解当前制约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性、基础性、机制性问题,要深刻剖析和研究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寻求破解之策,认真开展整改,严密方案,限定时限,责任到人,及时将整改落实情况向群众进行反馈,要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实效,做到掷地有声,有头有尾,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我们开展走访的诚意和干好工作的决心。

        三、要摒弃“群众工作就是做好事”的错误认识,强化“多方位做实群众工作”的思想

        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应当始终贯穿于各项公安工作之中,绝不是停留在“群众工作等同于做好事”的层面上,甚至把群众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节日性、临时性等形式上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走出这个误区,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创新群众工作,大力引导广大群众从公安管理与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做强打防主业,深化平安创建。公安机关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大做强打防管控主业,始终保持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要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围绕治安突出问题、重点地区,开展集中整治,要切实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二是改进社会管理,挖掘无限民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深入发动广大群众,投身到交通、治安、消防等各项公安管理工作之中,不断提升群众性自主管理和社会安全监管水平。要依靠党委政府、依托社会力量、发动广大群众,大力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把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将“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贯穿每起案件办理的始终,让广大群众直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三是创新为民服务,促进警民和谐。为群众办事,不能仅仅表现在口号上、悬挂在横幅上、打印在文件上,而是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要热诚便民,着眼群众的需求,推出便捷实在、受群众欢迎的服务措施。今年以来,我们将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头戏,通过落实“调整公交站点、实施交通管制、开展联防联治、深化法制宣传”四项有力措施,整合全所警力和社会力量,对建设路师大附中段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强力整治,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使人车混行杂乱的“肠梗阻”路段,变成了人车分流有序顺畅的典型示范风景线,解决了长期以来周边4万余名群众出行困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公安机关只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抓具体、抓规范、抓创新,扎扎实实的将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才能使群众感受到公安民警的真情和关怀,从而真正使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开花结果,永放光芒。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公安民警)
  • 下一篇:浅谈群众路线催生民意警务的载体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