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奇秀及其他
唐代诗人李白一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赞美诗,惹我数次动意要去庐山看一看。今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终于成行如愿见到她的“真面目”!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毗邻鄱阳湖畔,由此江湖环绕、四旁无依,是一座海拔1474米的高山。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而得现在的山名。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兴建东林寺,创立了佛教净土宗。一时间,庐山寺庙广布,成为中国佛教的南方中心,达宜贵人、文人学士、贩夫走卒亦纷纷来到庐山朝圣和游玩,从而留下了难以计数的诗文和题刻。
庐山山体博大,面积达282平方公里。山上地势多变、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由此,北宋诗人苏东坡曾描绘声绘色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庐山有繁茂的植被、变幻的云海、湍急的瀑泉,还有奇岩、怪石及第四纪冰川的遗迹,风景极为秀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称赞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可见庐山的山水风光之优美。
庐山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厚,集自然风光、建筑艺术、政治风波、教育文化、宗教历史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旅游品位。应该说,吸引我到庐山,不仅是她的优美风光,还有上述“政治风波”的因素。有人说,当官的不能去庐山,返回定会被“晾、被整”,或被“免职、下台”,甚至惨遭“牢狱之灾”。于我而言,已逾“花甲”、早已退休,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何况乃是坚信唯物主义的共产党人!
来到庐山,我等一行上山先后游览了牯岭、花径、仙人洞、御碑亭、大天池、龙首崖,以及1959年伟人毛泽东去过的“纵览云飞”等著名景点,又到美庐别墅、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馆、庐山会议旧址等处参观,并到李白当年作诗赞美的地方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壮观。在庐山会议旧址,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认真听取讲解,并观看了中共在这里三次召开会议的纪录片《庐山烟云》。
游览庐山虽然只有一天半的时间,但收获颇丰、感觉很好。这是因为此行不仅让我大饱眼福品到庐山大好山水风光的“美味大餐”,而且让我对当时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了更进一步的真实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