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桥的故事
南通保氏历史名人、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诗人保大章,生前留下一首赋诗七绝,曰:“三元桥畔是知津,小住鱼床作比邻。塔影倒悬明月里,扁舟一叶一诗人。”把明代崇祯万历四十四年(1636)进士张元芳始建、位于市区城南启秀桥东首的三元桥之景色,描绘得美妙无比、淋漓尽至。
史料载:三元桥是当年通州行政地域最美的一座石拱桥,共分三拱、中拱大,三拱和河中的倒影形成三个圆,取名缘于“解、会、状”三元为省以上三级考试之首。据说建桥时,因通州举子参加京师考试连年不利,圆、元同音,因此取名“三元”以求“连中三元”之意,隐含着对应试莘莘学子的良好祝愿。
有着378年历史的三元桥,桥东还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建造的文峰塔。据说这与“风水”有关,那时通州举子赴京考试录取者不多、通州籍当官的连连遭罢免。如明代著名清官、曲江知县保睿,清代依法办案、江宁学府保定纬…… 其意是用塔桥抬高地势以改变不好的状况,而“三元”当然是指能“中状元、中解元、中会元”。古通州有首民谣,曰: “ 三元桥、仙人造,文峰塔、大圣抛,三元桥和文峰塔,通州状元出得早! ”
1962年夏,一场罕见的“天灾”暴雨使南通市区成涝。就在开闸放水时,河中一串木排顺水而行撞坏了三孔的三元桥脚,随着轰然一声巨响桥身倾刻崩塌。当年虽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但时任政府领导仍不遗余力地筹集资金着力恢建;虽然恢建的三元桥逊色于石拱古三元桥的风韵绰约,但保住了这座桥的“人文风水”,南通成为全国高考录取率最高、闻名世界的“教育之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