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写华章
去年**月**日上午,笔者一行*人驱车赴宁拜会昔日军营战友、即将办理退休手续的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午餐后,他带我等一行来到位于奥体中心南首的公寓。进门参观,我被其书房而震撼,三面都是书架,藏书约万册!
*,****年生于南通县(现为*区)*公社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年,与我同地应征入伍来到东北当兵。因他当时具有高中文化,新兵集训结束后分在团指挥连担任计算兵,不久借调团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又因为成绩显著,当年荣立个人三等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提干担任排长,是南通籍新兵中进步最快的老乡。曾与也借调从事新闻报道的我,合作多篇杂谈、散文,并发表于《解放军报》《前进报》和东北的省、市报刊。
*的军营生涯不算短,计有**个春秋。曾任沈阳军区组织部副部长、纪检部部长等,职级正师、大校军衔。****年转业,来到南京工作。据我了解,无论他在哪个岗位上,都坚持笔耕不辍。记得他转业之初,我恰借调省公安厅编写《交巡警队长手册》。当年,他第一次下基层,走了*个市级供销社、**个县级供销社后,写成的《把县级供销社建成坚强的“一线指挥部”》的调研报告,就被《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用了*个页面予以刊登。
在*的书房里,他捧来一摞摞从当战士直到现在,被媒体或内部刊物录用的各类文章剪贴本。看到当年与他合作的文章,令我感慨万千,勾起美好回忆。他那灯下伏案疾书、上机打字、油墨印稿的身影,顿时似影视一幕一幕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他又捧来今年*月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三卷、计有***万字的系列文集《妙笔有痕》。三卷书内共列新闻报道篇、基层建设篇、思想教育篇、纪检监察篇和供销合作篇等*个篇章;千余篇选择编入的文章,篇篇都有介绍形成渊源的“先说两句”。离宁返通我即细细拜读,不仅进一步感悟到他新闻写作的实践与技巧、思想教育的方法与素养、基层建设的经验与典型、纪检监察的能力与路径、供销合作的探索与体验,还蓦然发现这三卷文集既是他工作历程的记载,也是他辛勤笔耕的痕迹。当然,亦从中觉察到他无论在哪个领导岗位上,凡自己作报告的讲稿、搞调研的报告,都是亲自动手,不用秘书代笔。
*四十载军、地笔耕成果斐然,我引以自豪、骄傲,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愿他“未来时”与时俱进,用那不辍的笔写出服务基层、服务“三农”更为实际、实惠、实在的华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