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遥祝母寿辰
母亲的七十寿辰已经过去快一月了,由于当时援警工作正处于局势严峻时期和警队轮换的关键时间,只得撂下母亲在老家过生日,做儿子的歉疚之心总是时时苦痛于怀。万里关山家书远,风雪霜天路漫漫。思念的脚步总是翻越万水千山,回到遥远的家园,看看潇潇白发依门望儿回家的母亲。
“人生七十古来稀,福星临门聚筵席”。从小到大,母亲像老母鸡捂小鸡似的,精心呵护着我们成长。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时刻感受到母爱的温馨与快乐。尽管出生大家闺秀,可母亲的一生却命途多舛:少年丧父;**岁时母亲改嫁离家;在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年景中,为了继外祖父一家的生计,**岁时父亲用两挑萝卜娶下了母亲。每每说起那些凄楚家世,母亲总是泪流不止。而今,母亲已艰辛地走过了**年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养儿须报父母恩”,还是在春节,关于母亲的**大寿怎么过,我们五姊妹一大家子人都商量好了的,要替母亲热热闹闹地办个象样的生日。
可总不知道为什么天总有不测风云。****年,最亲近的大姐夫因病不幸中年离世。去年4月中旬,我最崇敬的哥哥,为了顺利完成全市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五天内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个县(市、区)检查督促,终因操劳过度引发心源性猝死,带着对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的无限牵挂,带着对领导同事的深切留恋,带着对家国事业的无限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把生命的年轮定格在**岁的天台。“一别经年、恍若两生”。大姐夫哥、哥哥离世后,我不仅心痛而且是那么地惶恐无措,因为过去他们一直是我们家里的大梁。我曾无数次纠结于他俩是生是死的问题,角角落落梦里雾里都是他们的笑脸,至今依然难以接受他们已离去的现实。古人云,人死如灯灭。死亡的来临,意味着往昔的一切化为烟灰。也许正是这生死间的决绝,人世间才会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与悲欢离合。大姐夫哥、哥哥的英年早逝,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其母亲。母亲总是悲伤得难以自抑,她老不敢哭,实在憋得难受就拼命地干农活。她的痛苦,不仅在于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对爱子爱婿早逝韶华的惋惜哀伤,更在于她与大姐夫哥和哥哥他们之间的完全分离与彻底决裂。她经常说,为什么我想他们、想梦见他们,都梦不着呢?当“梦”都成为一种奢侈品的时候,我不知道那对母亲是怎样的一种无助与绝望?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我们做子女的是不能不可不知的,“养儿方知父母恩”,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为人子女的我们常常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在母亲经历了这么多的辛酸痛苦以后,我们几秭妹再次商量好要在她老人家**大寿的时候,给母亲热热闹闹地办个象样的生日,把深深的祝福送给我的命途多舛的母亲,我的功德无量的母亲。为此,我还特别地设计了《母亲七十寿宴主持词》,并且写下了“
谭老先生,邱老母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先历苦难,孺且和乐;生养子女,人中英杰;高寿七十,福享安乐;比翼双飞,如仙如神;南山苍苍,东海泱泱;山如寿高,海如福广;松鹤延年,万寿无疆”的祝寿辞。
俗话说得好:“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不论我们富贵或贫穷,不论我们是高官还是平民,我们都要忠君爱国,孝顺父母。孝顺的我甚至还想找个书法大家把明朝清官海瑞为他的母亲祝贺七十大寿时写的那个“寿”字描摹下来给我,让我也临摹临摹以真心地送给母亲。因为这个“寿”字有两个特征:一是该“寿”字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即正看与倒看都一样,寓意横竖一生皆顺利。二是该“寿”字从上往下粗看,犹如由四个字连在一起而组成:“生母七十”。可因为工作的调整,今年八月我到了市公安局工作。由于刚从市委组织部才到市公安局工作不久,各种事务繁多,兼之公安业务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多,为了全市公安队伍的发展壮大,自己不分节假日和周末,全心着力研究市局公安队伍中层干部状况,全力启动局中层干部调整和竞聘上岗工作、完善相关后续工作后,因为援警工作离不开人手,按照局党委的安排就及时赶赴了藏区工作。
行前,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味地嘱咐我要多穿点衣服,少喝酒,要按照领导的要求带好队伍。“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头,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妈妈眼里流。”这是著名歌唱家刘和刚的《儿行千里》的歌词。在临走的那一瞬间,就象歌里唱的那样,我再也无法阻挡大爱无疆、幸福无边的母爱对我胸腔的穿越,热泪在眼睫凝固了血一般的纯情。因为我知道,白发苍苍的母亲一直沉浸在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中,喜过**大寿,作为唯一健在的儿子,理应在母亲膝前祝福尽孝。可由于藏区维稳工作本身所具有不确定性、不规范性和不可控性,那时各类突发事件已经呈现升级和蔓延趋势,兼之援警的壤塘地处两省三市*县的夹界之地,处地要塞、情况复杂,面对严峻的维稳形势,我只能怀着对母亲的歉疚,毅然决然选择了坚守阵地,含泪在高原遥祝母亲生日快乐………
母亲生日那天,姐姐和妹妹让所有的来祝福母亲生日的客人相聚在老家的小院,欢聚一堂,举杯共贺,共同欢庆母亲**岁生日华诞。在妹妹发我的照片中,当看到母亲透过苦涩的岁月,还那么健康地,笑容可掬地、一脸灿烂地在坐在中间时,我的心既激动、又兴奋,既喜悦又复杂。那天,母亲还主动打来电话,叫我不要担心家里,生日这些也安排得比较周到,叫我自己要注意保重身体。电话的背景声是乡村乐队为母亲祝寿专门播放的阎维文的那首《母亲,祝你健康长寿》。“祝妈妈长寿,一家人欢聚一堂,祝妈妈七十大寿,欢歌笑语喜气洋洋,暖流涌上心头。啊妈妈呀,祝您长寿祝您长寿,儿子儿媳摆花甲盛宴敬酒祝您长寿:您为儿女费尽心血,儿女们记在心头,祝福您老晚年过得好,敬您这杯美酒.......”
深情的歌声飘荡在乡村冬天萧索的旷野中,荡漾在游子清香嫩涩的思念间。我不能在场祝福母亲七十寿辰,是母亲和所有亲戚都觉得的一个的遗憾。是的,谁也无法去替代你的忧虑正如无法分享你的幸福,谁也无法取舍你的选择正如无法左右你的脚步!就象哥哥离世后,有媒体采访父亲时他说,儿子是国家的。或许真是这样,无论是干部或者普通百姓,我们都是生命的追寻者,灵魂的追寻者,在人生匆匆的步履中,在岁月悄然滑落时,在空寂无奈与苍凉无助时,追寻着心灵的静谧,追寻沧海的栖居,追寻远去的记忆,追寻良知的祈及,再或者就只有那么短暂的一刻,我们什么都无需追寻,只融入音乐所带来的震撼,冥想与感悟,把自己放逐在充满灵性的音乐里……于是,在《母亲,祝你健康长寿》氤氲的歌声中,自己凝思集下了几句:
欲语心情梦阑珊,晓镜依约春山远。
洗心壤塘催征程,赤子边关蜡泪惭。
南山苍苍松骨健,东海泱泱鹤延年。
忠孝难全心纵横,衣衫犹藏慈母暖。
----写在母亲七十寿辰之际之一
长风雁叫箫关去,扬鞭壤塘赴戎机。
藏独生事愁如潮,捣就征衣泪墨题。 西风一夜摧雕熄,寒云连天烽火急。 惭泪枕边成薄冰,剑胆长缨红大旗。 ----写在母亲七十寿辰之际之二 这是我自从开始学着“玩弄”文字以来,除学生时代写过关于母亲的命题作文外,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来为母亲写过的第一章文字。人们常说,母爱是一杯陈年美酒,母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母爱的伟大,自己虽不是文檗巨匠,也不是丹青妙手,但一点基本的写实记录还是勉强可以操刀的,也不是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而是每当自己想要动笔的时候,总是很难理清自己的思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当我们这些做子女都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经过了一定的人生风雨,开始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我才深深地感到:母爱是须用心来感受的,无论怎样的生花妙笔,对母爱的描述都是那么的苍白…… 天高地广,母爱无边。母亲从大家闺秀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从经人介绍与父亲认识结婚,生下我们姊妹五人。从我记事时起,我就清楚地记得,母亲很勤劳,整天忙里忙外,稍有空闲还要拿起手中的针线活,为全家人缝衣补鞋,一年四季从来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在抓纲治国的年代里,由于家庭负担重,为了供养我们姊妹五人,父亲和母亲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地里干活,全靠在生产队苦工分来维持生计。父亲因为懂点技术,经常被生产队派到煤厂里做管窑师,家里的一切事务全靠母亲一人张罗,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同时,在大院子住经常受异姓家族的欺负,父亲母亲便决定搬个地方。盖栋房子褪层皮,这个话很是在理。那时候家贫如洗,虽说亲戚朋友都来家里帮忙出力凿石挖土下基脚,我们家只管三顿饭就很满足了。可就是这三顿饭,却常常让母亲费尽心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修房这事,母亲依然是心酸不已。可就是这种艰难困苦下,母亲也从没有掉过眼泪。无论什么时候,从母亲眼里脸上看到的都是自信和快乐,母亲这种性格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感谢父母,尽管他们都没有什么文化知识,母亲因为小时候家境良好,从小只学绣花梳妆没有学习是文盲;父亲天资聪颖却因为家贫只念到高小就不能再念。可能正是因为这些曾经的苦痛,父母坚持不让我们辍学,说只要我们读到什么程度他们就供到什么程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父亲开始干他的小煤窑生产,母亲就更是没日没夜地劳作,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我们做子女的劝母亲休息一下,别这样玩命地干活,农村活计是永远干不完的。可母亲总是说,你们姊妹五人要吃饭读书,不干活怎么行? 好在我们几姊妹还比较争气。大哥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小妹是第一批的自费中师生。只有我自己是时运不济范进中举。小学读四年,初中读三年,高中却读了五年才勉强考上大学。在补习高中的那些黑色日子里,母亲总是说“我就不相信我那个二儿子会考不起大学”。那时非常流行向钱看,“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潮流盛行。许多考不起大学的同学都在外打工挣大钱,我自己也特别没有定力多次提出要到外打工。母亲总是鼓励我必须考大学,她总是说莫要眼睛就只看到我们这山脚,要看到山外更远的地方,要相信多学点知识会有好处的。特别是到****年我再次补习即将高考的时候,由于家里用度非常紧张,为了筹集高考的相关费用和给我创造最好的迎考条件,母亲和我一起一大早就担着***多斤苎麻前往**里外的小镇出售。当卖完以后已近中午,母亲舍不得在街上打个点心垫个底,只买了一个做咸菜的坛子(母亲做的咸菜非常好吃,在整个村里都是比较出名的)就忙着回赶。当爬完十里长坡时,我们母子俩都已经筋疲力尽了。由于没有注意顾及,母亲心爱的坛子滚下山坡摔破了。母亲第一次伤心地哭了,既概叹家运昌隆之不易,更感叹儿子时运的不济。好在那年我还是勉强的考上了大学,去了母亲最大的一块心病。 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把那些年华的背影,早已刻得模模糊糊并渐行渐远……前不久,我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很早以前的一年冬天,满天飞雪,山里的野兽缺少食物,经常跑到村里偷鸡摸鸭。一位男孩随其父在村子周围下了些套子,想惩罚那些胆大妄为者,同时也能弄些野味过年。一天早上,男孩跟着父亲去各处察看套索,发现有一处的套索上有一只动物脚,却不见动物,稍加观察,判断是一只狼脚。那么狼哪里去了?难道是让捷足先登者取走了吗?男孩随父亲顺着血迹跟踪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狼窝,男孩的父亲拿手电往洞里照了照,发现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母狼奄奄一息地正在哺乳幼狼。父子俩惊呆了:一头母狼居然为了哺乳自己的孩子竟然咬断了自己被套住的那条腿,拼命挣扎着回到窝里!面面相觑之余,父子俩悄然离去。看完这则故事后,我的两眼湿润了,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母爱,宽广无边的母爱。就在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 去年夏天,一位母亲为儿子未能闯进高考的“宽门”为什么要沮丧地下跪;一位母亲为了儿子,舍弃万贯家财而仅仅拿了儿子爱读的书籍;一位母亲为了生病的儿子,自学钢琴十余载,她对儿子说即使全世界放弃了你我也不会,你是我的希望,也是我的骄傲更是我的坚持;一位母亲只身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内蒙古库伦旗的沙漠,用*年的时间将完成儿子生前的心愿——在沙漠里种下*万亩树林…… 写下这些东西的时候,本来与卑微的母亲和她已经过去的生日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但生日也是生命的树轮。在我们简单的生命宗教哲学中:“一个能够领悟命运的神秘,领悟所谓的‘不可抗拒力’,领悟‘活着’的虚无本质的人应该会活得慈祥一点,有趣一点,利他一点”。利他,是我极力推崇的个人主义,因为在我心里,卑微其实就是一种宗教。 寿酒千杯不算多,寿面万丈不算长。生日仅是生命长河中每一年中仅一天的短暂幸福,而幸福也总是短暂的,但只要在那短暂的一瞬间能听见幸福敲门的声音,我们就是快乐的。也许忧伤总是和幸福相伴,就像游子的乡愁,就像我们手握冬天的雪花,雪融在手心的那一刻,既有忧伤,更有被母亲无边母爱、无疆大爱温暖得热泪盈眶的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