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时间:2014年11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除了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外,主要应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打造全新执法理念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稳定寄予的希望和愿望。具体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端正执法思想。一是要敬民。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公安工作的归宿。因此公安民警要以新的服务思想,以更高的执法水平履职尽责,来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二是要亲民。就是要注重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一个对群众没有感情的民警是难以做到执法为民的;一个对群众感情冷漠的民警是难以得到群众信服的。群众的感情最纯朴,只要你给他一份情,他就会给你百倍爱。所以说执法为民关键是要执法亲民。三是要利民。执法为民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维护人民利益上,利民就是要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群众提供服务、提供保护、提供帮助、提供方便。自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着想,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绝不与民争利,更不能分割人民利益。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衡量执法工作。

        创新执法理念。一是以公正为执法之魂,增强民警的法制观念。在创新执法理念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原则,通过公正执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以人民群众为立警之基,树立和强化群众观点,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教育民警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跳出行业小圈子,进入为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大空间。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做发展生产力的促进派,做发展先进文化的守护神,做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捍卫者。

        改进执法方式。要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民警进社区、进农户、进企业、到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了解影响本地治安及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排查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征求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意见;查摆分析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群众以及执法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犯罪、治安管控、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增强防范和打击能力。

        提高执法水平。一是打造“学习型公安队伍”。通过学习,逐步提高民警政治业务素质,逐渐适应岗位、适应单位、适应社会,使他们成为各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使民警充分认识群众观点淡化和缺失的严重危害,把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二是规范执法。要求每一名民警,在工作中自觉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坚持依法办案,坚持文明执法,秉公执法,准确执法,严格执法。三是高效执法。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持维护稳定工作的前瞻性,牢牢掌握打击犯罪的主动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侦查破案水平,切实提高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四是廉洁执法。教育全体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探索规范执法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民警违法违纪的预警机制,用严明的纪律管理民警,用严格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涉嫌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民警的处罚,确保公正、干净执法。完善执法监督。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新时期公安舆论引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 下一篇: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