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党建群团 >> 浏览公安
  • 对提高新形势下公安民警群众工作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4年11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矛盾凸显交织的社会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待、新要求与公安机关的职能发挥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公安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新形势下公安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就此,笔者从“打牢思想根基、学会换位思考、苦练过硬本领”三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打牢思想根基,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养成

        思想是作为的灵魂,思想也是行动的指南。要提升公安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利民”的主旨来谋划、开展公安工作,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要认识到加强公安群众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公安民警必须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时刻处在各种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每一项警务工作,每一次执法活动,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此,只有做好公安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提高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二是要认识到加强公安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制胜法宝。当前,各类案件时有发生,对敌斗争形势严峻,热点问题尚未根治,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从根本上扭转“打不胜打”、“防不胜防”、“追不胜追”的被动局面,牢牢把握驾驭社会治安的主动权,在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升公安民警做好人民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优势和力量,筑起治安屏障,警民共建平安,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要认识到加强公安群众工作是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公安机关通过开展“三访三评”、“大走访”、“开门评警”等爱民实践活动,公安队伍建设的服务群众意识和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个别民警群众观念还比较淡薄,仍然存在着“处警不及时、执法不公正、办事不文明”等诸多问题,从而使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 “四个为民”,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必须坚持“四个第一”即: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要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由此可见,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在接待上文明,在行为上规范,在服务上快捷,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使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使公安民警展示新风貌。

        二、学会换位思考,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好警务工作

        感情是接触的纽带,感情也是联系的桥梁。要提升公安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每个公安民警的座右铭,要善于主动与群众进行思想沟通、感情交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体现公安民警的为民之心、爱民之举,进而使公安群众工作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一是公安机关要向“服务型”转变。公安机关要切实转变“衙门”作风,公安民警要切实改掉“老爷”习气,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各警种的工作职能,逐步探索和研究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尽快实现由“坐门等客、被动受理”的管理型向“登门办理、主动介入”的服务型的根本转变。二是公安机关要向“开放型”转变。公安机关由“半封闭”变成适度警营开放,公安民警由“坐机关”变成融入群众之中,要加大对基层、一线人、财、物的投入,强化公安民警扎根基层、一线的理念和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见警率”,充实公安民警的“访谈录”,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了解、熟悉、认知公安工作,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理解、信任、支持公安民警的工作。三是公安机关要向“规范型”转变。公安机关要向“正规化”迈进,公安民警要向“军事化”看齐,把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正义之师展现给人民群众面前。其一,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各项要求,逐步规范各项勤务制度和群众工作职责,不能因为多警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给群众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其二,要规范警务指挥调度工作,尽力减少公安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的几率,做好110接处警、处置群体事件以及大型活动安保等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警务工作,树立公安民警“规范执法、文明执勤”的良好形象。其三,要规范警务公开工作,要尽量公开公安警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通过“一站式”服务效能的不断拓展,做实、做细、做好“阳光警务”,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三、苦练过硬本领,用“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本领是看家的功夫,本领也是履职的饭碗。公安工作千头万绪、博大精深,没有扎实的岗位知识,没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就难以在错综的案情面前作出准确判断,就难以在复杂的警务中提出科学对策,导致紧要警务被耽搁、人民群众不信服。为此,开展不同形式的警种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尤为重要,这对提振队伍士气、改善对外形象大有裨益。一是要提高综合能力。新时期对公安民警的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单打一”,而要“多面手”。为此,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公安民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新长进、再提高,使公安民警达到“沟通得了思想、化解得了矛盾、侦办得了案件、解决得了问题”的工作标准。二是要提高办案能力。老百姓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公安机关要着力解决对人民群众安全感威胁大、社会危害大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带有普遍性的盗窃、伤害、诈骗等案件的侦办力度,尽快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尽力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三是提高交流能力。良好的语言交流是联系群众的“开心锁”。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对公安民警的信息收集、人际交往、语言表达、风俗礼仪等方面知识的素质培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用平凡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做群众工作,使群众有话乐对民警说,使群众有事愿找民警办,营造“警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新形势下基层公安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思考(二)
  • 下一篇: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