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有下面几点思考。
一、注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从当前看,青少年群体大致可分为社会青少年和在校青少年两大群体,这两个群体有不同的特点。
一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对于社会青少年,我们要侧重于违法犯罪危害性的教育,对他们多讲赌博、盗窃、抢劫、敲诈、贩毒、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聚众淫乱等罪的概念,罪与非罪的界限及所受的惩罚,使他们认清各类违法犯罪的本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从而能在立身社会中自觉抵制,远离各类违法犯罪。对于在校青少年,则要侧重于跟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正义感、正气感,增强他们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勇气。
二是在教育的对象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对象要有针对性,就是要突出重点,重点教育。要及时掌握青少年中的劣迹人员及有违法犯罪苗头、倾向的人员,经常组织他们学法,或以身说法,使他们认识自身行为的危险性,醒悟悔过,改邪归正。
二、注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系统性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长期经营、精心经营的思想。
一是制订教育计划。这是确保青少年法制教育能够长期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制订教育计划要坚持从各行各业的实际出发,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以一年为单位,在目标任务上要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在工作上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同时,教育计划可以同各行各业的工作结合起来,抓好落实。
二是制订教育大纲。教育大纲就是对青少年学法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规定。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接受能力,相应地制订教育大纲,便于青少年系统地接受法律教育。如在高中以上学校中,对学生要进行《宪法》教育,使他们了解民主、政治、权利、义务等,有助于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建立法规库。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精心筛选适应青少年学习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法规库,便于随时查找。当前,要通过送书上门的形式,帮助广大学校、厂矿、村居建立青少年法律书屋,让青少年更好学习。
三、注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形式
青少年法制教育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还要有好的组织形式。
一是深入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实践证明,公安机关与各中小学开展警校共建,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公安民警经常到学校了解学生的动态,便于及时发现情况,及早做好教育工作。同时,民警又可以结合学生违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能够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效果更好。
二是经常性组织青少年参与法律实践。通过青少年法庭,青少年犯罪研究协会,青少年法律咨询委员会,青少年法律求助中心等形式,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多参与法律实践,接受法制教育。
四、注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抓出一流的教育成果。当前要从三道防线上着手,抓好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家长的自我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把好第一道防线。每一位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作好表率。同时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
二是立足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熔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广大学校及教师要自觉地把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作为一项事关国家前途的大事来抓,做到常学法,多讲法,带动学生的学法积极性,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
三是着眼社会,建好以公安民警为主,家庭、学校、单位、村居、厂矿等为依托的法制教育网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