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二)
公安机关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如何根据形势的需要,适应当前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正确把握四项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政府各单位部门、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及个人共同构建力量多元、合作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促进社会自治管理,努力实现公安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公安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公安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必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必须实现成果共享;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正确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3、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在社会管理中,依法管理是根本,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的界限,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要实现依法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机统一。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客观实际,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平稳推进。
社会管理创新要正确处理好五大问题
1、构建“大情报”体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要迅速成立组织机构。市、区、县公安机关要在指挥中心下设立专门的情报信息组织机构,选调懂专业技术、政治可靠的人员专门从事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要确定情报信息联络员,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上报工作。
二是要加强基础信息采集。进一步完善警综平台功能,加快基础模块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并将相关信息线索及时纳入情报平台,开展预警防范。
三是要实现信息“一体化”。要积极拓展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工商、税务、房管、电信、社保、银行、卫生、计生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完善公安机关内部信息交流平台,打破部门、警种之间的壁垒,实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和警务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以精准的“大情报”体系网络来提高公安机关的维稳能力。
2、创新网络犯罪打防模式,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一是要创新网络管控措施。要立足网络发展现状,准确把握“虚拟社会”特征和网络违法犯罪特点,加强对网络运营服务商、网络应用重点单位、网络经营业主和网民的监管,牢牢掌握监管主动权。二是要创新网络管理、打击手段。要针对网络技术升级换代的变化,适时更新系统、装备、手段,建立形成集网上打、防、控、管、侦于一体的综合手段体系。三是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要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要充实公安网监队伍,不断提高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落实专门力量建立QQ警务室,“网络社区巡警”,把监管触角向QQ群、微博等延伸。
3、创新流动人口等群体管控模式,增强社会和谐。
在管理手段上,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确保信息数据准确与鲜活;在管理模式上,要充分利用群防群治力量,加强对流动人口等群体的动态掌握;在管理方法上,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机制上,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4、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治理治安乱点。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混乱地区,要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和防范,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人防方面,一是增设警务室,二是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三是创新巡逻模式,有效震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物防、技防方面,一是在治安复杂区域、交通要道口设置治安岗亭和控制点、检查站点,二是在重点场所、路段和区域加强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安装摄像头、电子眼,将天网工程向治安复杂地区延伸,实行24小时监控。
5、不断创新公安行政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一是要加快户籍改革步伐。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逐步取消户口迁移限制。二是要继续搞好行政管理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公民自主、市场调节、社会自律、事后监督这四个优先,深化公安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三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加强公安行政管理。要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有效服务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