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协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仅靠现有的警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加强在道路交通管理中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协警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协警在交通民警带领下,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及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市公安交警支队协警总数持续增多,人数比例已经占到正式在岗人员总数的
**%。面对庞大的协警群体,该如何管理好协警队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正能量,有力地服务于交通管理工作,笔者深入协警队伍中对协警具体工作、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协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市公安交警支队共有协警***人,从事道路交通执勤岗位**人、车管所服务大厅窗口岗位**人、各部门内勤岗位*人、科技管理大厅岗位*人,其他岗位的*人。***名协警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余人,高中、中专及以下人员有**余人,协勤队伍知识水平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不可否认,协警队伍在交通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保障了道路交通管理的畅通,短期性地解决了警力缺乏问题,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其双面性,在协警队伍的管理上我们也清晰的看到存在不足的一面。
(一)协警队伍人员思想不够稳定,流动性大。协警进入交警部门工作的动机各有不同,入队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情况较为复杂。一是把协警岗位作为临时过渡岗位。这类人员主要是公安警校和普通大中专毕业生等,他们毕业后一时没有合适的工作,面对机关单位录用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政策,一时又不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只能先找个临时岗位边适应性地工作边做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准备。这类人有文化、有理想,工作也较为勤奋。二是迫于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有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父母担心其无固定职业的子女不务正业“走歪道”,将其送到公安交管部门接受锻炼。这类人员由于因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和严格的管理,嫌弃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工资福利低、休息时间少等,随时准备离开协警队伍。三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加入协警队伍。这类人员主要是一些年龄相对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部队复员退伍战士、企业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等,把协警工作真正当作职业,相对较为稳定,有的担任协警一干就是十几年时间,他们在勤务工作的同时,比较关注个人的经济收入等自身利益。四是向往警察的社会地位。有一部分自认为当上协警能穿“警服”,就是警察的一分子,在朋友家人面前有面子,别人也会经常求他办事,他们社会交际广而复杂。
(二)协警工资待遇偏低,影响队伍稳定。虽然公安部及省公安厅都明确要求协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协警的经费保障各不相同。目前,*支队协警月平均工资在****元,且只有外勤享有执勤补助项目。除了没有独立执法资格外,协警在使用上与正式交警基本相同,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但工资待遇与正式民警相差甚远,不可避免地产生“同工不同酬”的不平衡心理,在心理上产生落差。偏低的工资收入,不但影响着协警的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更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协警没有发展空间,缺乏工作动力。受公安体制限制,部分协警尽管表现突出、贡献巨大,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业务骨干或中坚力量,但也无法转为正式民警,在个人进步和政治前途上前景暗淡。同时,协警的工作岗位大多在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线,辛苦的劳动付出与较低的经济待遇形成巨大反差,极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衡,进而形成怨天尤人的消极情绪,在工作上自我要求不高,敷衍了事,消极应付。
(四)职权定位受限,影响工作积极性。协警在路面协助民警管理交通时,交通违法者往往因为协警没有执法资格而不服从管理,甚至发生无理取闹、辱骂、殴打协警的事件,对协警的指挥、劝告不屑一顾,置之不理,甚至讽刺、出言不逊。协警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由于没有执法权,常常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长此以往,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工作上,协警的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在工作上得过且过、消极怠工,上路不管事的现象。
二、加强协警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协警队伍建设是当前交警队伍建设的需要。协警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他们是在交通民警的直接带领下协助交警进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其工作形象好坏直接关系到交警队伍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讲,协警员的队伍状况直接反映了交警的队伍状况,从媒体报道及网络炒作的案事件(涉及交警及城管等)来看,很大程度均是协警人员工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协警员队伍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加强协警队伍建设是协警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协警员队伍从无到有、从素质低到高本身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这支队伍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强化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对协警员队伍的成熟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协警队伍的建设、规范管理和发展完善,这支队伍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协警队伍有其自身的优势。大部分协警年龄在**-**岁左右,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在学习方面、体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优势。如:现场抢救、协助追逃抓扑犯罪嫌疑人等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三、加强协警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待遇,积极做好稳定协警队伍工作。首先,解决协警身份问题。协警队伍是交警部门民警长期经过培训、帮教带出来的一支协助交警部门更好开展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水平和队伍的稳定对交警部门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都是有益帮助。因此要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协警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向政府部门汇报工作,赢得支持,争取政府将招录协警纳入工作计划,逐步缓解交通管理工作经费紧张的严重问题,将协警参与交通管理的作用让政府充分认可。其次,解决思想问题。在我们交警队伍内部,要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抓好日常教育,使我们交警部门对协警努力做到在政治上、生活上、待遇上,与正式民警“一样对待、一样要求”。还可通过经常性谈话、座谈会等形式多与协警感情交流,了解思想动态,让他们感到集体温暖。努力消除民警队伍中存在对协警漠视、歧视的错误倾向,积极营造和谐的内部关系。第三,就是要多关心协警的生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较为规范的长期用工制度,保持这支队伍的长期稳定。
(二)规范招录工作,促进队伍法制化、规范化。当前,警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根本解决。协警队伍作为公安队伍的有益补充,还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长期存在。因此建议上级公安部门采用统一招聘、培训、分配的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进行统一管理,又能保证这支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使协警队伍的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三)抓好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协警队伍的综合素质。由于协警人员牵涉到路口执勤、值班巡逻、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保护事故现场、疏导交通、开展宣传及后勤等基础性岗位,许多岗位对其专业要求还较高,各级交警部门都应该将他们的培训工作纳入工作规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政治、业务、岗位技能等实际应用知识,交流工作心得,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好的为交警部门、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统一制度,抓好考核管理。协警作为公安交通警察的有力助手,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形象也将直接影响到交警部门的形象。应统一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为用好、管好协警队伍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在制度方面包括如:上班时要求统一着装、下班时着便装、规范言谈举止、严禁着装进入公共娱乐场所、严格遵守五条禁令、严禁赌博、严禁酗酒等等。加强考评,提高队伍积极性和凝聚力,建立工龄与工资挂钩、考评结果与工资挂钩、年度评优、评先、末位淘汰等制度建设,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做好非执法岗位的各项工作。
(五)建立协警岗位轮换制,保证协警队伍纯洁性。协警员干得时间久了,难免会与辖区交通参与者建立密切联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纠违的公正性,甚至还会滋生利用职权向当事人索要财物等腐败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形象。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可以建立协警岗位轮换工作机制,经常对其进行岗位、环境轮换,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最大限度地消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客观因素
(六)建立保护机制,维护合法权益。积极通过舆论宣传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理解、尊重和支持协警的工作。对社会上一些交通违法者不尊重协警的行为要严厉批评教育,对阻挠协警正常工作和侮辱、谩骂甚至殴打协警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并依法严肃处理,进一步确立协警的工作威信,建立协警维权工作机制,为交通协警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避免流汗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教育协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注意言语文明、动作规范,避免因自身过错而引发矛盾。
以上是笔者对加强协警队伍建设的初步思考,由于协警管理工作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和固有的规章制度可循,所以在建设协警这支队队伍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分析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形式,不断借鉴国内外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这支队伍,保证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同时,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