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冬季恶劣天气频发,再谈“校车”安全管理

    时间:2014年12月3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进入冬季后,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再次给交警部门绷紧了弦。如何做好冬季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缓解疏导因此带来的交通压力,防范涉学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创造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已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现实问题。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校车的出现,为孩子们的上学、放学,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行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从全国来看,与校车有关的交通安全事故却不断增多,这暴露出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给我们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规范校车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加强对冬季校车的安全管控,刻不容缓。

        一、出现校车安全隐患的原因

        (一)校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接送学生的车主或司机大多没有接受过每年系统、正规的交通法知识教育,安全意识淡薄。相当比例的人根本就不懂交通法,重效益轻安全,驾驶技术生疏,一旦上了主干公路,遇有突发情况,手慌脚乱,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更有一些见利忘义者,以低价购买老、旧、破甚至从报废市场购买报废车、拼装车,简单地喷上漆就上路违法载客,且存在严重超员现象,交通安全隐患极大。

        (二)

        校车交通安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有许多地方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要去离家十多公里,有的甚至二、三十公里的学校去学习,又因学校无住宿条件,车辆无疑成了这部分学生早晚代步工具。由于当前客运车辆运力不足,一些不符合客运条件的无牌证车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也投入到学生上、下学的运送行列之中,隐患很多。因为运力不足,当交警部门上路查处这些不符合客运条件的无牌证车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违法载人时,往往得不到学生、学生家长以及一些群众的支持、理解与配合,难度很大。

        (三)

        少数校车驾驶员利欲熏心、心存侥幸,超员违法行为突出。有些校车驾驶员,为了节省费用,敢冒被交警查处的风险,宁愿一趟多拉十几个学生,也不愿多跑一趟多烧油。拉上学生后,有的驾驶员,为了逃避检查,在校车玻璃上,贴上了黑色的太阳膜,让路面上执勤交警,不易观察到车内的坐员情况,以方便自己超员、超载;甚至拉上学生超员后,为了逃避交警检查,竟然舍弃宽敞的马路不走而走坎坷不平的羊肠小路,这样很危险。更有甚者,为了多拉些学生,一个座位上挤两三个;甚至把车内的座位拆下来,以扩大车内空间。让学生一个挨一个的站在车厢内。从而,人为的造成了超员现象的发生。

        (四)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学校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应付上级检查。交通安全教育只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缺乏主动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向学生进行宣传的积极性,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宣传措施。有的学校甚至把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的问题看作是方便学生上、下学的需要,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五)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学校、家长缺乏责任心。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与在读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学生家长对交通费用的负担能力也相对较弱,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接送上,所以,也不过多地关心学生的安全;还有的学生父母,因长年在外打工赚钱,将孩子完全托付给亲戚管理,自己却什么心也不操。而我们有的学校、幼儿园的师生、员工,由于自身接触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较少,学校方面也较少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学生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部分学生甚至缺乏文明交通行为的养成。以上这些,仅靠交警部门的宣传和查处是远远不够的。

        二、校车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正规校车的缺位致使不合格的校车滋生泛滥。当前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主要以民办学校,有的学校虽购置了校车,但为了节省开支而疏于保养。学校如果按正常核载标准接送学生,觉得负担就会加大。所以,正规校车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鸠占雀巢”的现象,也由于此种原因,“黑校车”便逐渐产生。

        (二)学生跨区就读开辟“黑校车”市场。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县城教育资源在不断扩大。学生的父母追逐名校,他们坚信,好的教育能够成就孩子的未来,于是绞尽脑汁,把孩子往名校送,而我们很多名校。致使学生跨区就读的比比皆是。造成孩子没有就近入学。因此,学校和家长有时就会自发地租用一些私人车辆接送学生。私人车辆,为了节约成本,便以恶性超员的方式来降低人均费用,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

        (三)硬件设施达不到校车标准。主要表现在座位数不符合校车规定,使用性质与实车不符,校车所有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符合规定要求。同时,校车是提供给学生上、下学乘坐的,学生对校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最有发言权。然而,学生们一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向学校提出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三、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要借助护学岗有效保障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随着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飞速增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私家车也与日俱增,由于道路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和人们意识的不足,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并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学生每天的上学、放学,一直被老师称为紧张的时段;,被家长称为担心的时段;,被交警称为忙碌的时段。为进一步疏通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交警部门迎借助助学岗的设置和完善,充分发挥护学岗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疏导,有效消除因交通堵塞等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

        (二)多头部门尽其职,分工协助齐共管。对于校车安全管理,最终要解决校车问题,关键还得靠政府介入。政府主管部门要对车辆、收费标准等方面严格评审和考核。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负责检查校车营运者的营运手续,检查驾驶人的驾驶资质,登记校车的行驶路线,加强路面的监控,发现无营运手续的校车,一律取缔和停运。当然,交警部门要和各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加强对非法校车的查处力度。同时要深入学校,加强校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对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校车一律停运,待其检验合格后,办理了校车的相应手续后方可正常营运。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督导和管理,要把校车管理和学生安全管理当作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只要政府牵头,部门协调,并将发展校车纳入正常有序的管理,才能最终解决学生超员的难题。

        (三)严格路面安全管理,加大违法查纠力度。严格管理,是规范良好行为养成的有效措施,也是杜绝违法行为不再发生的有力保证。因此,交警执法部门与教育部门强手联合,积极推行错时联勤制度,采取定点设卡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与检查,加大对从业车辆违法的处罚力度,逐步使不安全的危校车与不规范的黑校车,主动退出正规校车的行列。

        (四)督促校方落实校车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校,指派民警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交通安全辅导员,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协作,加大对各自辖区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保证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主动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督促各学校与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建档备查,逐级逐层、逐车逐人明确交通安全责任。

        (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交警部门应该和教育部门相配合,加强协作,一方面向家长宣传不让孩子乘坐超员车辆,向家长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家长举报违法校车;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督查的同时,与学校逐一签订安全责任书,对存在违法校车的学校应当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处罚,使学生的用车和用车制度管理逐步走上正规,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农村地区刚领证的新驾驶人上路危及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 下一篇:浅谈“两节”期间加强运输危化品车辆管理之策略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