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年以来,*各地突出农村交通管理重点,狠抓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创建了以“*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模式”。按照****年市政府“*现场会”全面推广*县“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公司运作、统一管理”、*县“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成功经验的部署要求,全市各地积极通过学习推广,规范发展农村客运,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时隔几年,“*经验”“*模式”在*各县市区推广落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围绕这些问题,今年*月底*月初,笔者采取与全市部分县市区“道交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座谈,深入乡镇安监站、交管站、农村客运公司核查,找村组干部、农村客运司机问询等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力求发现各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亮点、新成效,找准农村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动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基本状况 截止****年上半年,*市共有国道*条、省道**条、县道**条、乡道***条,公路里程****公里,农村“村村通”公路近*.*万公里;机动车**万余辆,驾驶人**万余人。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市农村道路狭窄,弯多、弯急、坡陡,加之临水、临崖、临谷公路多,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又严重缺乏,不符合开通客运车辆条件,群众乘坐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摩托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现象普遍,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多发。****年至****年全市共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年*月**日*县谭家湾村村道上发生一起客车超员(核载**人,实载**人)翻车事故,死亡**人,伤**人。****年在*县试点探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公司运作,统一管理”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新模式,之后在全市乃至全省得到推广。****年至****年全市共发生一次死亡*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起,死亡**人,较前*年前同比下降了**.**%和**.*%。*县农村地区连续五年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市道交委多次对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暗访,*县、*县基本杜绝了非客运车辆载客现象;*县自今年*.**较大交通事故后,县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也基本杜绝了非客运车辆载客现象;其它县市区非客运车辆载客现象也不同程度得到了控制。但全市个别农村地区非客运车辆载客现象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仍然十分突出。 二、*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党政领导重视。一是县委政府领导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政府均明确了一名安全生产的领导,经常调研、研究、检查交通安全工作。二是乡镇政府均成立了分管安全的领导,有些乡镇是乡镇长亲自主管安全生产,普遍形成了“计划生育出问题摘帽子,安全生产出问题进笼子(监狱)”、“安全生产大于一切”、“不能节约抓安全经费”等共识。三是赶集日大部分乡镇均有领导带队组织交交警、安监、交管站部门人员上路维护交通秩序。 (二)监管体系完善。一是县级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平台全面搭建,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县市区长任道交委主任,道交委办公室设交警大队,交警大队长任道交委办公室主任。*县长期设立“农村道路交通规范整治办公室”、中方县还专门设立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二是各乡镇均设立了安监站、交管站,大部分交管站与安监站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明确了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县从交警、安监、运管抽调人员成立*个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中队,分片区专抓交通安全。三是村组明确安全员,对本村交通安全实行包保责任制。今年“*.**”较大事故发生地的*大桥江乡将交管站设到村,由村长任站长,明确了*个方面的村级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包保任务。每逢乡镇赶集日,由村干部值守出入本村路口,劝阻三轮摩托车、农用车违法载人等,把安全隐患消灭的源头。 (三)管理责任落实。一是乡镇政府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对乡镇、对村组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二是道交委办公室定期下到各乡镇对各乡镇进行业务指导、督导,年中、年底实施考核。三是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县观音阁镇政府规定各行政村包保责任人每月向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的窗口汇报一次本村各类安全隐患情况,有隐患必须报告,没有隐患报平安。上报的安全隐患填写《安全隐患交办卡》,由镇长签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四是积极出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责制度。*县出台了交通安全“事先问责”暂行规定,今年“*.**”较大事故发生后,分管县领导约谈了两个乡镇的主要负责人。 (四)敢于担当创新。*市乡村公路条件差,村级公路无法通行法定营运客车。*县政府领导因地制宜,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在道路客运通行条件和客运车辆选择上创新突破。政府领导亲自带领交警、运管、安监、公路部门人员对辖区道路进行勘验,将公路分为A、B、C三级,根据公路技术等级确定为A、B、C三级不同道路状况,分别选择**座以上中型客车,**-**座小型客车,*座以下微型客车进行营运,确定面包车为主的客运车辆进入农村公共客运市场。经试点研究和完善,最后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独特的发展农村客运市场、监管农村交通安全好办法。 (五)扶持服务到位。*、*等地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交警、运管、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全面实行扶持政策,对营运收入进入补贴,面包车每座每年补***元,中巴车补***元,并享受国家燃油补贴,对营运车辆以旧换新,给予每台车*万元的购车补贴,对车辆登记、转户、检测、驾驶人培训、线路牌核发、交通规费实行减免,同时公安交警部门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 (六)发展客运规范。一是全面实施农村客运公司化运营,引导农村客运分片区经营。*、*、*均成立了两家以上农村客运公司,车主自愿加入,产权不变,统一管理,自负盈亏,分批经营的方式。客运公司同时将所有乡镇划成片区,对农村客运车辆由客运公司调度在车辆所属片区内经营,农村客车不得跨片区经营。片区内哪个乡镇赶集,农村客车就到赶集地运营,有效解决了乡镇赶集日单靠本乡镇客车的运力不足和片区其他乡镇农村客运车辆没“生意”的问题。二是交警、运管深入乡村组调研,摸清群众出行所需车辆数,科学合理安排运力,县级政府统筹安排通村客车,全力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的问题。*县自****年开始对各乡镇合法停放面的车进行清理,现在全县已投放***多台面的,较好地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县“*.**”较大事故发生后,县政府汲取深刻教训,下大力气整治低速货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载人以及违法客运,积极发展农村客运,政府拿出***万元资金补贴农村客运,引导成立*家农村客运公司,目前全县有通村客运车辆***辆,年内计划再投入**辆。三是群众乘车票价管理,司机有钱赚,乐意开,群众有车座,座得起。通过调查城乡干部、面的车司机及农村客运公司,了解到目前农村面的车的经营状况为:群众乘车票价为*-*元/人,与以前乘三轮摩托车等非客运车辆票价一致,广大群众能够接受,每台车除司机外,每趟可乘座*人,一趟收入为**元左右,超集日每天跑*趟左右,每天收入为**元左右,按片区经营方式,每台车每月超赶集营运约**天左右,每月收入约****元,每年为****×**=*****元。另国家法定燃油补贴为每年每座位****元,面的车*个座位,每年可获*****元燃油补贴,总收入为*****元。支出状况是:油料费约每月****元,每年*****元,运管部门季检每年****元,车辆年检每年***元,车辆维修平均每天**元,每年****元,车辆每年购买保险费****元,一年的支出为*****元,盈利为*****元。被调查过的车主均表示,只要没有非法营运车辆存在,他们愿意从事农村客运经营活动。四是创新了农村客运兼做学生用车模式。对学生用车以“五定、四好、三统一”的方法进行管理。*县政府大胆探索,根据中小学生、幼儿乘车的实际需要,按照“定路线、定车辆、定人数、客座位、定时间”的“五定”要求,与农村客运公司签订学生接送车使用协议,学生接送车在上下学时段悬挂学生用车标牌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其它时间段加挂农村客运线路牌参与农村客运。对小学二年级以下学生、幼儿乘座的接送车辆,学校落实“四好”,即组织学生上好车、组织老师派好车、组织学生下好车、组织家长接好车”,同时,客运公司学生接送车辆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标价标志、统一安全检测、统一安全装备”。 (七)“打非治违”有力。市道交委多次暗访,发现近五年来,*、*县境内货车、三轮摩托车、拖拉机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县自今年“*.**”事故后,非客运车辆载客也基本得到遏制,其成功经验:一是发展农村客运,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由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安监、运管、农机等道交委成员单位开展以打击违法载人、非法客运、无牌无证等集中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农村交通安全严管高压态势;三是建立了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县把交通秩序整治办做为了长设机构,并长期有机动执法队,在各乡镇巡回执法,对非法载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县组建了七个农村交警中队,并从安监、运管等部门抽调人员充实农村交警中队,联合协法力度大。*充分发挥乡村干部作用,实行乡村干部包干负责制机制,确保本乡本村无非客运车辆载客现象,并严格奖惩兑现。 三、*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党政及部门领导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基层党政领导在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下,没有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地方对农村交通安全工作仍然停留在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签订责任状的层面。对非客运车辆载客,群众出行难问题没有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市道交委深入县市区督查时,有些县、乡领导讲工作难度大,无力解决,甚至怨天尤人。个别基层政府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对辖区道路交通“人、车、路”的基本情况心中无数。 (二)村村通公路狭窄,安全设施缺乏。一是村村通公路明确乡镇负责保养,每公里每年只有***元的维护费,乡镇无专人、无技术,经费紧缺,对村村通公路的维护无能为力。二是目前村道公路大部分只有*.*米宽,路窄、弯急、坡陡、临崖临谷临水,并且安全设施严重缺失。市、县政府无专门经费解决村村通公路安全隐患,无法达到客运车通行条件。以中方县为例,全县***条村村通公路,验收合格的只有**条。 (三)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虽然政府对交通安全工作比较重视,有工作部署,但由于受财政紧张等条件的制约,有些部门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还发挥不够。一是市、县道交委协调不力。目前,市、县道交委办公室设在交警部门,道交委其它成员单位及各县、乡政府在思想认识上仍有误差,认为交通安全管理就是交警部门的事,交警部门也不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发挥平台作用也不够。二是多数县市乡镇交通安全服务站形同虚设。中方等县根本就没有交管站这个机构;*设置了交管站,镇安监站、交管站的人员是由乡镇政府临时从干部职工中抽调兼职,主抓的工作任务也很重要,兼抓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多为应付,致使农村交通安全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名不副实。三是村级交通安全组织没有形成。各县市区虽明确了村干部不村级交通协管员,但村级协管员交通安全工作职责奖惩制度都没有制度,虽从表面上市县、乡、村形成了交通安全管控网络,但实际还没有真正形成。 (四)对农村客运公司管理不到位。发展农村客运,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总体责任未落实。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不到位,大部分农村客运没有纳入进站管理,每月安检、“三品”检查没有开展,也没有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动态监管,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农村客运公司对车辆管理调度制度不落实,有的面的车主加在农村客运公司领取了国家燃油补贴,但实际上没有从事农村客运,有的面的车没有真正按片区进行经营,致使有些乡镇赶集时群众无车可乘。 (五)非法载客现象严重。全市各地虽然通过依法打击,非法营运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是由于打击非法营运取证难以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大等因素,以致全市大部分地方非法营运车辆在一定时期仍继续存在,不利于农村客运的发展。中方在****年就成立了农村客运公司,并有**台面包车车主加入了富华公司,但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货车、三轮摩托车、拖拉机非法载客及部门面的车无线路牌非法营运打击不力,致使富华公司合法面的车在不正常的市场竞争下无法生存。 (六)监管队伍不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交通安全管理队伍情绪不稳,大部分不安心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各乡镇分管安全的领导大部分乡镇是采取轮岗安排,被轮岗分管安全的乡镇领导工作都是不精通,无工作主动性,他们认为,管安全工作没有任何待遇,但有时会祸从天降被追责,感觉风险太大;二是交警部门民警,基层大、中队长对*“*.**”事故追究辖区交警中队长的刑事责任,触动情绪大,认为这种追责机制不科学、不客观,对交警工作失去信心,有几个县交警大队长主动请求调离工作岗位。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各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市、县道交委建设。借鉴重庆等地经验,市道交委主任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政府副秘书长、公安局分管交警的副局长为副主任,公安交警、交通、安监、教育、公路、农机、财政、质检、工商、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政府办,由政府副秘书长兼道交委办公室主任,交警支队长为副主任,从交警、运管、安监各抽一名工作人员在道交委办公室联合办公,并适当给予经费。道交委办公室做为道交委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交通安全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按照此模式组建道交委及办公室。二是加强农村交警中队建设。按国务院安委会的要求,每*个乡镇设置一个交警中队,每个中队不少于*名正式民警,并配备适当数量的协警。三是加强乡镇交通安全服务站建设。交通安全服务站可与乡镇安监站合署办公,但必须有人员、人经费、有办公室、有工作职责,做到权责利一致。四是加强乡村级交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村干部兼任交通安全协管员,明确其职责,赋予其权利,并进行考核,奖惩兑现。 (二)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各县级政府要把乡镇政府作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求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与此同时,要整合乡镇安监站、交管站、农村交警中队等执法资源,根据辖区农村客运经营的实际,成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片队,进一步加大各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格实施公安交警、安监部门的委托执法管理机制,主要负责赶集日打击三轮摩托车、农用车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的日常监管,确保农村客运正常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三)积极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各乡镇政府要建立乡镇长、村(居)委主任、村民组长抓交通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在各村(居)配备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各种台帐。乡镇人民政府不仅要与交通安全员签订农村道路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还要明确责任包保事项,定期不定期由乡镇人民政府对交通安全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由乡镇给予奖励。要切实通过实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基层基础,解决有人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延伸到基层一线。 (四)进一步科学引导和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广大农民出行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和重在治本的原则,在全力“堵”的同时,立足于“疏”,大力培育和积极发展农村客运,满足农民出行需要。一是要以深入开展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整治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挤压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非法载人的空间。并加强车辆驾驶人源头管理,对从事农村客运经营的企业,督促指导他们严格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和驾驶人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车辆投保检验制度,严禁安全技术性能不合格的车辆和超员车辆上路行驶,确保村民安全出行。二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基层监管力量要加大路检路查的力度,防止报废车、非法拼组装车上路行驶,严厉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车、非客运车辆载客等严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为村民平安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三是要维护农村客运市场稳定发展,保障农村客运业主的正常收益,提高交通事故抗风险能力,强化客运车辆和驾驶员安全管理。特别是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出台政府适当补贴、规费适度优惠、营运区域合理拓宽等政策,鼓励和扶持组建农村客运公司专门经营农村道路客运业务,或者是稳步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平安出行问题。 (五)切实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要真正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强化各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要按照 “政府牵头总揽、部门各司其职、基层责任包保、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抓好工作落实。一方面,政府要切实担当牵头总揽的职责。各级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县乡两级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化管理工作,切实承担法定的职责,全面负责其辖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管理职责。公安交警、安监、交通运管、公路、农机等相关部门要依法进行监管、指导和协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要依法加强监管,发挥各自在整个管理体系的职能作用,共同建立一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严密防范网络。特别是综治部门要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作为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运用综治考评手段,适当调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在综治考核中所占分值,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作用,促进交通安全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