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
*县地处*西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随着*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和领导前来参观、考察、洽谈、投资,往来*的宾客,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形式多样的大型群体性活动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县地处*西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随着*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和领导前来参观、考察、洽谈、投资,往来*的宾客,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形式多样的大型群体性活动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人们参与交通的方式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确保外来宾客参观、考察以及各类大型活动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了基层交管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如何在“不封路,不清场”的情况做好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更值得基层交管部门深入调研。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浅谈下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当前交通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交通流量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交通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小汽车等高档消费品逐步走进普通家庭,自驾出行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道路交通压力;《*经济区域规划》的实施,使*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外来客商纷纷投资*,企业的入驻,带来了人、车流的迅猛增长。加快新城镇建设步伐,大量工程车、农民工入城,也直接导致道路交通流量持续快速增长。受道路通行条件的制约,辖区国省道等重点道路局部路段交通流量已呈现出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关键节点道路资源不足,导致主干道路有效通行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次干道、背街小巷疏导、分流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断头路、瓶颈路仍然存在,加之城区道路狭窄,降低了道路有效通行能力,影响了道路的安全、畅通。三是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目前,城区只有一处面对社会车辆开放的大型停车场,路侧停车泊位已近饱和,“停车难”问题未得到缓解。
(三)警力配置与工作任务不协调。大队现有警力严重不足,现有在职民警*人,职工*人,民警平均年龄约*岁,其中*岁以上占*%,*岁以上占*%,*后民警仅有不到*%,民警结构老化,文化层次参差不齐。辖区*个乡镇,承担着*余公里各类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道路交通安全保卫任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足够的警力支撑,大队不得不抽调办公、车驾管、违法处罚、交通事故处理等部门的民警勉强应对,导致各项业务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当前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
道路交通安全保卫是公安交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展示公安交警良好队伍现象的窗口,在历次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中,大队执勤人员都能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留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是“警容严整、纪律严明、执法文明、服务热情”的良好印象,但客观分析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装备保障跟进不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参与安全保卫的车辆不足。近来公安部明确交通安全保卫任务既要保证安全、畅通,又要避免张扬、扰民,一般不使用制式警卫车辆开道,要求使用公安专段车辆作为警卫引道车,基层大队少,不能满足安全保卫任务需要;二是安全保卫车辆老化落后。其中有些参与安全保卫工作的车辆可靠性、安全性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通讯设备(对讲机)配置不到位,部分设备老化、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导致通讯不畅,甚至延误战机。
(二)工作熟练程度不够。纵观历次道路交通安全保卫任务,发现个别执勤人员经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不会科学站位。在执行任务时,执勤人员还存在按照以往的经验规范站位,没有按照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执勤,甚至盲目的站在路边,面对被警卫对象,不能有效地指挥、疏导妨碍被警卫车队安全通过车辆与行人;二是不会科学组织分流车辆。不善于用远距离分流的方式疏导交通,过多的使用路口紧急拦截的方式,往往造成路口交通压力过大,交通拥堵严重,对警卫对象造成不利的影响;三是不会科学的控制。在执行交通安全保卫任务中,控制不科学的情形很多,随意性很大,有时为了提高安全效果控制的太早,阻断交通时间太长,使拥堵的社会车辆太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有时又控制的太晚,看到车队到来才控制,显得指挥手忙脚乱,甚至不知所措。
三、对做好当前交通安全保卫工作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增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感。执行安全保卫任务时对执勤人员要强化“五个意识”,即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突出“四字要求”,即“严、细、实、快”,“严”是严肃纪律、严格要求,“细”是细心细致、不能丝毫马虎,“实”是落实措施、落实责任,“快”是快速反应,雷厉风行。全体执勤人员应增强安全保卫工作责任感,提高对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各类交通安全保卫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强化路面监控,做好分流疏导和违法查纠。一是交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国省道、县乡道等路网结构,在流量高峰时段通过“远端控制,远端分流,多点布控”等措施,均衡路网交通流量,防止流量过于集中。二是交警部门要积极协调派出所、交通、农机部门,发动农村基层组织,加强赶集赶场、民俗活动、走亲访友期间的路面巡查,及时劝阻面包车超员,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行为。三是要把警力向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倾斜,加强路面管控力度,集中优势警力、重拳出击,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三)严控警用装备,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权威性。在执行任务中,根据安全保卫工作中的交通情况、警卫规格,按规定派出车辆做好警卫对象出行的路线护卫任务,严格控制警报、警灯、喊话器的使用,尽量用手势指挥交通。尤其是不能随意增派警车,搞层层加码。否则,警车过多,警笛长鸣,喊话器乱叫,交通安全保卫形式就显得十分张扬、扰民。交管部门应杜绝警报器、警灯的滥用,牵头组织执法机关成立整治机构整治违法安装、使用警灯、警报器的违法行为,逐步提高交通安全保卫工作的权威性。
(四)加强科技信息化应用,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智能交通管理的作用,提前做好配时,形成绿波带;在交通违法多、事故易发的路段加大路面监控密度,随时掌握路面通行秩序和交通事故等情况,及时固定违法停车、超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固定资料,录入违法处理系统进行处罚。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共享营运车辆GPS监控数据,明确专人定期调度营运车辆行驶动态,督促运输企业分析处理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超速、超员、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对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处罚、及时教育,全面提升路面执法管理效能。
(五)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准备。在完善交通安全保卫方案的同时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中可能因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群众堵路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强化演练,确保准备充分、应对及时,处置得当。及时协调交通运输、路政、养护等部门,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协调消防、医疗、急救等部门,做好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准备等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