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城停车难、难停车问题的思考
****年**月底,我县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万辆大关,而县城保有量超过*万辆,现在还在每天近**辆的速度递增。快速增长的私家车数量正在不断的挤压着有限的县城空间,车辆停放难、难停车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交警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作为交警基层工作者,怎样加强县城车辆管理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着、思考着。
一、县城停车存在的问题
*、闹市区及重点场所停车困难突出
随着县城“大开发、大流通”的不断深入,我县城内的六大主要超市,城内七所中小学、三所幼儿园、三大医院及餐饮等场所严重缺少专门的停车场,特别是遇到节假日、上学放学、及用餐时段,车辆停放“一位难求”凸显。交通拥堵也时有发生,甚至影响各部门、出行当事人正常的工作或生意。
*、县城停车泊位缺口较大
****年,我大队积极谋划,得到政府的支持,新施划停车泊位****多个,加之原有停车场、位,在某种程度上停车难有所缓解,但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按城区现有停车泊位*.*万个,缺口约在****至*****之间,从整体看,停车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乱停乱放现象屡禁不止
车辆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现象时有发生;随意占道乱停乱放情况多发;禁停地段、场所违法停车屡禁不止;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货运车辆聚集占道形成一些非法停车场、点;公交车、客运车随意停车上下客也较为普遍;城区道路停车泊位一车占两位停放也时常发生。
*、停车资源缺乏统一整合
城区各单位的专用停车场地未对社会开放,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道路无处停车,单位场地闲置。而有些闹市区停车场地或搞商推活动、或挪作其它商用,换言之,越是车辆聚多,越抢占仅有停车泊位,缺乏统一调度,统一整合停车资源。
二、存在停车难的原因何在
*、历史原因造成先天不足
从城区规划、建设看,老城区道路狭窄,却多为繁华地带,停车场及泊位先天不足。在旧城改造中规划时,大型停车场也没有上位,怎样规划建设,资金如何解决,停车场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这一行业的超前谋划和发展。
*、车辆猛增造成停车难日益凸显。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汽车销售量猛增,连续两年占据世界第一位,势头有增无减。今年一年我县新注册车辆约****辆,而目前国家除对一些大城市外,对新购、使用汽车没有任何限制,有人预计,三年内我县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万辆。其理由是按户均应有一辆的**-**%计算。“车多位少”的情况将更加突出。我县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内,一个车位价值已达十万元,车库达二、三十万元。
*、县城交通停车规划滞后。
有关部门城区交通规划前瞻不足,只顾眼前。一是停车设施布局缺乏统一规划,老城区、县城闹市区成为停车难的重灾区;二是县城功能区域停车缺乏规划,在政府部门、商业区、各大饭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区没有停车场地,也没有前瞻规划,如我县第一实验小学、县一中、三中其校门均临主要街道,家长接送大军由自行车逐渐变为小汽车,“开车不如走着快”是部分开车接送学生的家长的感慨。
*、停车管理机制没有步入正轨
按照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的规定,城区停车管理机制没有形成配套,更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责任不清、管理失调的现象。
*、停车场、泊位建设资金不足。
城市建设的速度和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预见,相对而言,停车设施基础建设资金,历史上欠账就很多,现今投入又严重不足,停车产业化还在萌芽状态,严重滞后形势的需求。
三、解决停车难的思考
*、横向联合 走停车管理产业化之路
解决县城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做为交警要积极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要立足长远谋划“县城交通管理细则”,本着“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原则,要与有关部门加强横向联系,把停车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思路,走产业化之路。把停车管理工作形成公司管理摸式,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加强宣传 提高全社会参与停车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要强力推进社会化文明交通的宣传进程,建立社会整体层面的宣传机制,全面提高社会化车辆管理意识。为此要努力挖掘现有宣传资源,一是联合各警种,各有关部门,构成发散式宣传机制,建立社会化地宣传网点,形成“点、线、面、体”的宣传模式。二是结合媒体营造社会氛围。****年度,我大队在市电视台“直播**分”节目中播放专题片**次,县电视台**次,各大报刊、网络刊发各类文章***余篇,均收到较好社会效果。三是充分利用“五进”教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遵守法规,自觉支持交警的工作,使城区车辆停放有序。
*、注重规划 把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纳入县城规划
科学调整停车场与客运站点、各类商品批发市场、商业中心、饭店(酒店)、学校、医院等一些重要场所的布局。改建、扩建、新建工程要把停车场同步规划,纳入其中。合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的基础上,谋划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空闲地或停车场逐步向社会开放,坚决清理取缔挪用、占用、挤用停车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体制 积极推进出台停车场管理细则
由政府牵头,出台法律、法规,以政策规范县城停车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停车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停车管理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停车诱导系统建设,通过在县城主要干道增设停车电子信息牌,显示停车场的位置、停车泊位总数、空余停车位数量等信息,缩短驾驶人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减少无效交通。另一方面在管理层面进一步建立、完善交通环境评价制度,在大型、重点工程进行规划时,要由交警联合住建局共同实施交通环境评价及审查。
*、联合执法 实施优先发展公交的战略导向。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交车辆,快速交通,逐步建成以公共交通模式为主的县城交通出行主体,进一步改善步行、自行车等交通出行环境。要不断的由交警部门联合规划、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加大对停车场等各环节违法管理力度,强力营造文明、规范、有序的县城停车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