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不让“花朵”过早凋谢

    时间:2015年01月1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交通安全与否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涉及学生的事故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保护好学生的交通安全,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畅通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让“花朵”过早凋谢,关于学生交通安全的进行的几点思考。

        造成学生安全隐患的几个因素:

        1、地理位置因素:复杂的地理位置给学生的交通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为了方便学生就学,大多数的学校建立在交通要道旁边,繁忙的交通运输给学生的出行安全造成了威胁。

        2、交通设施因素:落后、缺损的交通基础设施给学生留下的交通安全隐患。在学生必经的路口缺少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限速装置,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车辆和学生争道抢性,学生横过马路只能在车流中穿梭,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危险。

        3、交通安全意识因素:淡薄的交通安全管理意识是造成学生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原因。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学校与学生家长、交警互动不够,对接送学生家长和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没有跟上,宣传效果不佳。学校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够,只重德、智教育,忽视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教育。

        对于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在筹建学校时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尽量避免将学校建在交通要道附近。当然,建成的校区如果搬迁或者重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但牵扯包括交警在内的多个部门,而且耗资巨大,显然不太现实,但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门口开在侧道,设立辅门,避开车流大的主干道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学校也可以采取时差分流,让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避开交通流量大的时间段。

        二、要以交警为主的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学校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尽快健全和完善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限速装置。此外,学校所在辖区的中队大多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时段设有助学岗,此举也有效保证了学生的交通安全。

        三、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辖区中队要主动和学校联系,可以组织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从我做起”活动,举办交通安全征文比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的观念。

        四、加强交警部门和学校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教育学生拒乘报废车、超员车,建立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档案,纳入重点管理对象,定期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检查和教育。

        五、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交警为学生搭建体验交警生活平台,帮助培训“小交警”。从实践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只要我们要坚持不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就能够借交通安全教育这个系统,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素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并能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以自己的交通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文明交通的良好风尚。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老年代步车”之殇
  • 下一篇:浅谈出租车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其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