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队伍建设 >> 浏览公安
  • 浅谈交通警察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5年01月2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一面引导社会前进的光辉旗帜,又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话题。具体说来,就是要强化为民、务实、服务的信念,始终坚持做好“三贴近”,讲贴近老百姓的话,办贴近老百姓的事,做贴近老百姓的人。用“三贴近”构践和谐交通,是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之城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为民——讲贴近老百姓的话

        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作为基层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在“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之城”建设中就是要讲贴近老百姓的话,要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倾听群众需求。

        一是树立“民本理念”。常言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让党和人民满意,是公安交管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社会要让“群众满意”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就必须树立民本理念,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在群众“最抱怨”处改作风,在群众“最企盼”中赢民心,在群众“最需求”时显身手,在群众“最困难”时显真情。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特点,不断研究出台便民利民新举措,深入开展“驻社联村”,不断完善警务调查模式,强化考评民意导向功能,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交管工作的“晴雨表”,推进交管工作的“助力泵”,改进交管工作的“座标系”。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在将“三贴近”运用到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工作中,交通管理部门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以查找队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排查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把服从法律、尊重法律、信仰法律、忠于法律的观念入脑入心,使执勤执法行得到进一步规范,着重解决民警执法形象不佳、执法态度不好,事故处理程序不规范,受贿索贿等职务违法违纪问题。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办公会的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准“病根”开“良方”,在突出整改的同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力争通过“执法规范化”建设达到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的工作目标。

        三是摆正“自我位置”。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贴近”的出发点。全体民警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摒弃特权思想,不得以管理者自居,盛气凌人,在法律法规的适用过程中,转变执法态度和手段,始终善待群众,既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又要热情服务,使人民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威严,又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可亲、可敬、可爱,真正在思想上、行动树立群众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

        二、务实——办贴近老百姓的事

        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一个“实”字。只有务实,才能为民。在“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之城”建设中。交警部门就是要围绕办贴近老百姓的事来开展工作。

        一是敞开“绿色通道”。在将“三贴近”运用到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工作中,交通管理部门要将公路“三乱”治理作为廉洁自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涉路执法行为从三方面入手开展公路“三乱”治理工作。其一是规范超载检查行为,对于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执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三不”措施,保障拉载鲜活农产品车辆的“绿色通道”畅通有序。其二是规范公路设点检查行为,严禁民警违规越权设点检查,非法上路查车,随意查车,没有法定依据罚款,超标准罚款,重复罚款。其三是规范路面执勤执法行为,严格遵守交通违法处罚收支两条线,树立教育纠正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理念,杜绝协警执法,确保在将“三贴近”运用到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工作中,不发生一起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公路“三乱”现象,敞开一条绿色通道。

        二是当好“保畅尖兵”。保畅通是交通警察主责,“群众路线”的理念提出,为我们交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民警要有超前意识,在将“三贴近”运用到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工作中,要当好“保畅尖兵”。其一是“科”字安排。在当好“保畅尖兵”工作中交通管理部门应科学合理安排警力,首先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将人力、物力、财力全部落实到位,实行勤务随着警情走、警力随着警情移的勤务模式,做到哪里有警情,哪有就有交通民警的身影,哪里有交通阻塞,哪里就有交通民警开道的画面。其二是“细”字排查。在当好“保畅尖兵”中,交通管理部门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大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路面巡逻力度,对发现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能消除的应尽快消除,如暂时消除不了的应安排专人把守,逐级汇报尽快消除隐患。其三是“快”字处置。“堵情”就是命令,作为交警部门面对突发“堵情”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交警部门应挑选年轻力壮的民警组建“保畅尖兵队”,面对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水淹公路或塌方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应快速出警,及时处置,在排除险情时能疏通的尽量快速疏通,对不能疏通和无法通行的路段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指挥车辆绕道行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是争做“防安卫士”。其一是整顿道路交通秩序。组织开展专门的交通秩序专项整顿,努力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各类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以教育为主,同时对“酒驾”、“三超一疲劳”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依法严管,为经济发展当好“防安卫士”。其二是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主线,紧紧围绕报刊阵地、电视阵地、网络阵地上、社会阵地大张旗鼓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刊播机制,积极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做到恶劣天气早知道、早预防、早处置,争取工作的主动权及时发布路况信息,为驾驶员提示安全行车的路线,对客运企业驾驶员加强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教育,避免人为造成交通事故发。

        三、服务——做贴近老百姓的人

        在“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之城”建设中,当好人民大众的公朴,打造交警部门最亮、最净的窗口,营造“警爱民、民拥警、警民和谐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是交通管理部门做贴近老百姓的人的具体表现。

        一是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新时期公安交警的核心价值观,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深化服务大众的观念。其一是要实行好“阳光作业”。要坚持“四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即:岗位职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处理结果公开。要通过设置意见箱和举报箱,公布举报、监督、投诉电话,推行持证上岗,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申诉权,参与权。其二是要打造好“民心警务”。在推行便民服务的措施中,交通管理部门要树立“亲和、热情、便捷、高效”服务理念,力争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在做好服务“小文章”上注重增加“粘合剂”,孕育警民关系“大和谐”。其三是要规范好“事故处理”。推行事故处理“人民调解员”、“轻微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力度,实行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追逃,落实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剖析讲评制度,推行错案追究倒查制度,回访事故当事人制度,确保事故处理公平、公正,事故处理无行政复议案件,杜绝国家赔偿案件发生。

        二是从“单一型”走向“多位型”。在将“三贴近”运用到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探索以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客运车辆管理户籍化、重点路段专业化、交通管理科技化、信息查控网络化为内容的“五化”事故防控体系,完善“政府牵头总揽,综治协调落实、单位各司其职、基层责任包保、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将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细化落实到单位、到个人,确保县级领导包乡镇、主干道;乡镇领导包村、和村道;村支书对本村交通安全负全责,村干部包路段、包车辆、包驾驶人的责任包保体系。使交通管理工作从“单一型”向“多位型”转变。

        三是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其一是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逐步建立新型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制,实现管理工作从传统型向现代型、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其二是实施交通管理勤务制度改革,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在交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而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改革力度,从更深层次发掘现有警力的潜力,以更好地完成各项交通管理工作任务。其三是科学合理规划、组织交通,充分挖掘道路潜力,改善通行条件。

        在“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之城”建设中,说贴近群众的话、办贴近群众的事、做贴近群众的人。始终把“三贴近”坚持好,一以贯之,方得始终。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方能在坚持标准中提升质量,在上下齐心中凝聚合力,在解决问题中锤炼队伍,收获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好成效。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试析强化交警大队内务管理的方式、方法
  • 下一篇:浅谈公安交警如何做好服务工作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