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强化交警大队内务管理的方式、方法
交警大队作为道路交通管理的最基层的作战实体,不仅是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的第一道保障,也是服务群众、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第一个窗口,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构筑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加强内务管理,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良好,能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规范化交警队伍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实践证明,全面提升交警工作能力和动力的关键之举,在于强化内务管理,增强内部实力,才能有效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内务条令是加强部队内务管理、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而作为基层交警大队如何也能和部队一样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呢?显然,也应靠条例“禁令”来约束,靠规章制度来落实,这是新形势下推进交警队伍建设、给力于道路交通管理“主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制度的约束力。 (1)、抓好制度实施。通常内务管理制度有好多项,仅靠大中队领导牵头组织,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要充分调动具有考核职能的所队积极性,明确在行使考核职能的同时,要负责好制度的组织实施,不仅能分散管理的压力,而且能强化管理力量。如,在实施内务车辆管理制度时,要明确内勤室为该制度的考核和牵头组织单位,每季度必须由负责管理内勤工作的大队领导组织各所队内勤和驾驶人学习车辆管理制度,强化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规意识,每周定期或不定期由大队组织各中队内勤对各单位车辆归队入库情况进行检查,每月进行汇总并通报,纳入精细化考核,从而可有效解决警用车辆在外过夜、非警务用车等问题,促使管理制度的落实。 (2)、抓好日常考核。制度的落实关键在考核,考核力度直接决定着内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因此,要始终坚持考核标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的原则,严格保持制度考核的刚性,对于任何违反内务管理制度的人都依照相关规定给予扣分。要进一步强化内务公开考核机制,实行常态化考核,将内务管理工作纳入精细化管理考核之中,每月大队要会同各中队领导对落实内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逐月通报;每季度对各所队执行内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测评打分;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进行专题讲评;年度开展工作总评、年终评优中将中队、个人内务管理取得的成效做为全年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考评,一步一步抓落实。 (3)、抓好奖惩兑现。考核结果的运用关系到内务管理整体制度建设的长效性。要坚持统一奖惩尺度,做到奖罚分明,以奖惩激发管理的活力。每月将考核结果与中队评优评先相挂钩,年度对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并奖励,对评为不合格等次的,取消其评先选优的资格,对其中队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 二、强化大队领导的核心感召力。 (1)、夯实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县级交警大队内务管理工作,必须着重于“核心”层的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内务管理领导机制,进一步明确大队长负总责,教导员负责考核协调,分管大队领导为大队内务管理运行操作第一责任人,各中队、所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对本部门内务管理工作负责,各中队、所室内勤为工作联络员,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大队内勤室为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内务管理的日常组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内务管理各项工作有人常抓常管,才能有力推进内务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建立运行体系。一是强化制度落实。要根据交警大队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内务管理的责任、办法、制度和标准进行全面细化对接,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并采取集中学习、各中队分散讨论等方式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内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让全体民警和协勤熟知内务管理工作制度内容。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要将内务管理工作目标、措施、任务分解到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使各中队和个人明晰自己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切实增强履行职责的主动性。三是强化督导落实。要采取日常检查与定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中队和个人内务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实行跟踪督导,全程监督,发现问题随时指出,监督整改到位,确保内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完善管理体系。要结合内务管理实际,组织各中队领导对大队内务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上班考勤、办公规范等具体、操作性强的制度和规定。此外,还要补充考核标准,确定考核办法,明确各中队和民警的工作责任和指标,科学设定每个考核项目的考核分值,增强制度落实的操作性,做到奖分、扣分有章可循,使大队内务管理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工作要求规范,制度落实有手段,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性。 三、强化绩效考评的推动力。 在推进内务管理工作中,要始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使内务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道路交通管理各项“主业”工作开展。 (1)、与控制行政成本结合。要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力争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控制行政成本的目的。大队要根据财务收支情况和工作计划,调整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大队经费的范围、审批程序、使用原则进行全面的界定和要求,并按照县局规定的每月预算,逐月结算,超支不补,对经费的使用进行调控。确保大队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各项队伍建设经费的合理支出,不发生铺张浪费问题。 (2)、与改善工作作风结合。通过强化各项内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改变过去工作作风松散、办事拖沓的现象,促进队伍工作作风明显优化,民警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如把考勤工作作为队伍规范化管理的重点抓,严格民警上下班、请销假等制度,要求民警按时到岗,并以此为依据认定出勤状况。对民警的出勤情况按照系统记载每周汇总、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公示,有效解决工作自由散漫的不良现象。通过系列工作,使民警上下班按时到岗到点情况良好,会风进一步改善。 (3)、与警务公开工作结合。要依托警务公开机制建设的逐步深化,把警务公开作为载体,将管理规定、违法信息、业务办理流程、业务表格全部公开、公示,便于广大群众查询、熟悉。在车管窗口设立查询系统,将收费标准和依据、业务办理流程全部公示。在交通违法处理过程中,要将处罚标准和依据等内容上墙公示,让群众明明白白交费,明明白白办事。同时,还要在电台、电视台、报纸、手机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及时将交通法律法规、交管信息及交通安全提示传递给广大驾驶人,及时向群众发布管理信息,公告违法车辆,通报事故情况,进行交通安全提示。通过公开各项管理信息和执法标准,解决过去群众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的问题,方便广大群众办理各项业务,促使全体民警自觉依法执法,改善执法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