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中小学生在暑期远离交通事故之浅见
暑假将要来临,学生们走出校园后,学校在客观上相对放松了对他们的管理,中小学生又是一群活跃的群体,这样一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中小学生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弱势群体,道路交通事故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最大。预防暑假期间中小学生交通事故,让广大中小学生渡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是摆在我们交通管理部门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暑假期间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多发的成因
(一)多数中小学生处于相对“自由”状态。相对于平时的在校集中管理,假期中对中小学生的管理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学校以及老师无法形成有效管理,多数家长只关心其作业而忽略了对其交通行为的约束。同时暑假期间学生们远离了学校的约束,不少中小学生在此时期或结伴出游,或探亲访友,或逛街购物,外出活动大幅增多。高兴之余,常常把在学校学的仅有一点交通法规知识抛在脑后,忽视了交通安全,无形中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二)交通行为随意性大。中小学生大多好奇心强且具有冒险精神,明知违规却偏要穿越隔离护栏,与车辆赛跑,追车扒车,骑车追逐、嬉戏;或明知危险,却硬是调头猛拐,车辆临近突然横穿,骑车撒把。加之中小学生遇事不冷静,对后果估计不足,遇到突发情况经常手忙脚乱、措施不当,导致其险象环生,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三)自我保护意识差。中小学生是一群活跃的群体,可他们的交通安全常识缺乏,在课内,主要时间都是学习文化课,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对行人的行走规则及机动车的行驶特点不明确,更不明白违反交通法规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公路和街道就常常变成了学生们的操场、竞技场和打闹玩耍场所,直到危险降临仍不自知。
二、如何让广大中小学生暑期远离交通事故
(一)要加强假期前和假期中的安全教育。交警部门要联合学校将假期交通安全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在节假日前夕和假期中的返校日,要组织民警到学校为广大中小学生上一次交通安全课。可以采取讲解经典案例,播放事故光盘、悬挂展板等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内容上重点讲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出行时应注意的交通安全事项和如何做好暑期交通安全防范等。使孩子们从小就学法、懂法、用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自觉遵守交通秩序,避免暑假期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要加大对中小学生交通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基层交警部门要改变过去对中小学生交通违法行为采取宽容态度。民警在日常执法中,要加大对学生交通违法的查纠力度。对有交通违法行为的学生,除对当事人当面加强教育外,还要与之所在学校老师和家长取得联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一起努力,扭转一些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交通习惯。
(三)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大手牵小手”活动,将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资料发给家长。提醒广大家长暑假期间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千万不能放松,在这方面不能对孩子存在一点点迁就,人身安全不是小事,在交通安全方面对孩子要时刻加强管理和教育。
(四)要用好媒体这个有效载体。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全体中小学生发出倡议:一要提高道德,文明素质,坚决抛弃交通陋习,争做文明小市民;二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从暑假做起,为文明交通尽到一份责任;三要自觉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克服乱穿红灯、乱穿马路等不良文明行为,养成文明行走、文明行车、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