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浅析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辆拥有量不断增加,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成为了阻碍交通秩序和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顽症。既影响了城区的正常通行秩序,也影响了县城的文明形象。现笔者结合*交管工作实际情况,就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浅谈一下自已的看法。
一、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原因 (一)私家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不遵守交通规则。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机动车辆的家庭也不断增加,学生上下学由家长驾车接送的越来越多,每天早、中、晚出行高峰时段,大街上拥堵不堪,车辆乱停乱放比较严重,大量接送学生的车辆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放学高峰,家长们往往在道路两旁随意停放着车辆,经常造成交通堵塞现象,使得原本已经通行困难的道路显得更加不堪重负。 (二)公共服务场所停车位稀缺。现在城区的停车场配置率低,车位不够用。例如超市、汽车站、医院等地方停车位少,附近也没有停车场,因此许多车辆就只好占用车行道、人行道停放。有时道路还被小摊小贩占用,遇到高峰时段,这些场所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占道违法停车随处可见,影响了正常的道路通行。 (三)部分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部分机动车辆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对自己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以为然,在交通安全上抱着侥幸心理,没有认识到交通法规的严肃性和其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比如一些出租车、客车、非法营运车辆驾驶人为了抢拉旅客,哪里人多停在哪儿,只要招手就停车,也不管在哪里,什么情况,只顾个人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交通秩序混乱,特别是在比较繁华路段、人员密集的地方,常常造成交通堵塞。 二、机动车辆违法停车的危害性 (一)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的发生。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造成该路段道路不畅通,容易形成堵塞点,导致道路出现堵塞现象。特别是乱停乱放的地点经常是靠近学校、医院、超市、饭店等集中地方。 机动车辆驾驶人随意停车造成道路交通拥挤、突然停车常常会使其他交通参与者无法及时反应,尤其对一些驾龄较短的驾驶员,在拥堵的道路上发生追尾、相互碰撞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二)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影响城市形象。交通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既导致城市交通秩序混乱和文明形象的下降,也影响了人居环境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整体交通环境。同时,也会使群众误认为交警部门不作为、慢作为,降低交警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占用有限的道路通行面积,降低道路通行效率。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行为不仅占用了有限的道路通行面积,造成交通堵塞,使得道路交通运行的速度下降,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延误了其他车辆驾驶员的时间,而且还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直接损害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合法的通行权。 三、对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的治理及对策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在公共服务场所周边的主干道上,在不影响安全行驶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把原先的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增设临时停车位。以城区的几个超市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在路边设置临时收费停车泊位,并以累计收费的办法,从而解决中心城区的乱停乱放问题和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 (二)加大整治力度,严格查处乱停乱放行为。在治理违法停车行为中,民警要对违法停车、乱摆乱放现象较多的路段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在整治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对驾驶人在现场的,进行劝离并宣传乱停乱放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对驾驶人不在现场的,通过喊话提醒驾驶人将车辆及时驶离,对于喊话宣传不到驾驶人的,通过拍照固定证据的方式进行处罚,做到查处有力度,处罚有依据,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遵规守法意识。一是针对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的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警力在广场、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家庭进行走访,达到教育一人,影响全家人的交通安全效应;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曝光乱停乱放车辆,促使驾驶员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同时,通过播放、报道典型案例,让群众深入了解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的危害性,以便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新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