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队伍建设 >> 浏览公安
  • 浅析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变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为职业动力

    时间:2015年02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职业倦怠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事实上,职业倦怠问题存在普遍性。新时期下,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致使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无形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势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上依然实行陈旧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而陈旧的工作流程不能满足新时期高强度高密度高透明的工作需要,这就形成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压力只会重压在工作人员身上,极易形成职业倦怠。

        而针对交管部门来说,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的改变时是机动车数量的倍增,人民法律意识增强、路面交通压力的增大,这就致使基层民警有过硬的执勤工作经验、良好的身体条件、正确的执法理念、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服务等等,基层交警长期工作在严寒酷暑的工作条件下,加之新时期下,对民警的素质、能力、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的严格限制,致使很多民警在基层岗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下面作者就试谈基层民警如何从职业倦怠转变为职业动力的几点看法:

        一、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引用定义:解释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指一个人自身的能量和资源无法适应外界环境的国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和身心疲惫的感觉。职业倦怠并非是因身体的劳累所致,而是源自心理的疲乏。

        *)单调的工作流程。交通管理部门的部门工作单调,工作责任重大,可纵向发挥的机会比较少,在交警队伍中,也存在部分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正确发挥民警的个人特长和工作潜力,无法从工作中得到职业满足感、幸福感。

        *)基层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基层民警的工作环境是“三高”环境,即高危险、高强度、高应急,也就使基层民警在工作岗位中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期的工作压力,由于个人没有过多的时间缓解心理压力,再者由于工作单位一味追求高效率、无差错的工作效果,并没有有效的实行的落实从优待警政策,从而使基层民警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其中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恐慌、工作逐渐失去热情、情绪激动、易怒、孤僻、酗酒闹事、与家庭关系紧张等等。

        *)工作制度中目标性不强。工作目标性不强是交通管理部门在管理中对基层交警缺乏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在工作中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由于长期处于压抑和固定思维运转方式,上级只重视成绩而忽视基层民警队伍管理技巧,由于缺乏工作目标和奖惩制度的有效引导,导致基层民警素质和工作效率大大削弱。

        二、如何变职业倦怠为职业动力

        *)创新工作模式,做好工作规划。一是目前新形势下,各地区不断创新工作处理程序模式,不仅仅是车驾管业务还是事故处理、执法执勤等等,工作中都需要新思想、新方法、新形式的注入,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交警这种积极性,不能使固定的工作模式扼杀基层干警的工作热情、激情。二是经常在民警经验交流会上开展基层民警个人工作规划自述,加强基层民警对自己职业目标和规划重要的重要性,使基层民警加强对自身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三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民警工作时间以外的空间放释,这不仅是从优待警的基本措施,也是交通管理部门科学管理人员的根本,使民警有时间处理民警自己的家庭琐事和个人情绪的疏导,以减少基层民警的工作时间或倒班制度,从而减少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

        *)靠牢实际,树立工作目标和奖惩制度。在基层民警队伍中,文化层次和素质参差不齐,只有在工作中深入实际,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奖惩制度,才能有效的拉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服务水平,把信息上报、规范执法落实情况加入评选等级中队的条件当中,能有效的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民警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打造基层民警规范执法新局面,这对开展各项交管工作和推动交通环境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加大警务保障,落实科技强警。针对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和强度大造成的职业倦怠局面,不断加大科技强警政策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注入科技技术,打破辖区人工管理限制,增强辖区内各地区中队的协作、沟通能力,使基层民警的战斗力和工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各警车安装GPS定位系统,给基层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加大对基层民警全力的保护和违法行为的依法取证,同时加强了对基层民警公正、公平、规范执法进行实时监控,有效的提高了基层民警处置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和服务水平。

        *)开展心理辅助室,疏导民警不良情绪。针对出现在基层单位中的民警职业倦怠的各种原因,开设心理诊疗室,加强对心理理论知识的了解,对具体的、典型的出现在民警队伍中的心理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加强基层民警对工作中不良情绪的疏导能力,预防和解决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并引导积极健康心理状态的学习,提高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良情绪疏导能力。

        *)加强基层民警的职外活动。开展民警活动室,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锻炼项目,增强基层民警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通过运动能有效的提高基层民警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效的预防身体疾病,加强基层交警队伍的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民警的工作效能,加强对生活乐趣的培养,舒缓各种不良情绪。

        *)努力解决干警的政治待遇和政治级别。坚持从政治上关心培养干警,大力加强干警的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干警的整治理论水平和素养,并在实际斗争中加以锻炼和考验;关心干警的政治进步,积极为其成长创造条件;关心干警的政治荣誉,对于积极要求进步的先进分子,应当给予政治鼓励和精神奖励,营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试论基层交警部门如何构建和谐警营
  • 下一篇:对当前公安交警队伍思想状况的几点思考(三)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