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警营提升警队战斗力
和谐警营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提升警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构建和谐警营已是当前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组织常态活动,促进警队和谐 一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明确民警在队伍管理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民警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民警个体对警察群体的强烈认同感。二是建立议事组织,实现自我管理。从各警种、部门选举代表,组建民警议事会(政工或工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向民警征求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民警对工作有充分的发言权、监督权和建议权,不断强化民警的主人翁意识。三是组织常态互动,推进警队和谐。每季度组织局领导、民警、民警家属座谈活动,给民警提供交流感情的平台,使民警处处感受融洽氛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的亲人之情、战友之谊,强化民警“家”一般的归属感。四是借助信息手段,凝聚全警心力。在公安内网开通局长信箱、警务论坛、基层原创等专栏,搭建便利的思想交流平台,使局领导与民警、民警与民警无障碍沟通、心与心相连,增进整个警队的团结,激发上下同欲的向心力。 二、提供有力保障,助推警队创业 树立“要让群众满意,先让民警满意”的理念,想方设法为民警创造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让民警干得舒心、干有劲头。一是抓硬件。坚持“以有为争有位,靠实绩赢支持”,多方积聚支撑力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公安工作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问题。实现民警工作保障有力,巩固提升民警与工作的“和谐度”。二是抓规范。规范体现形象、养成作风也是建设现代化警队的客观要求。以优良的硬件作支撑,狠抓办公环境规范化建设,做到全局一个标准、整齐划一,实现以环境影响人、教育人、提高人的目的。三是抓配套。民警的需求,就是警营建设的追求,不断满足民警基本生活需要是提升民警“舒适度”的基础保障。要通过建设“警官俱乐部”等怡警设施,配套建立就餐、健身、洗浴、心理健康等“一条龙”服务保障,解除民警后顾之忧,使广大民警心无杂扰,全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之中。 三、丰富警营文化,激发警队斗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总结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大力开展文化建设,是各行各业以及每一个人的职责。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警察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要求,也是公安事业大发展的客观要求。警察文化是当代人民警察在公安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增强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载体。大力加强警察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化,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所以,要紧紧抓住“文化”这把队伍建设的“金钥匙”,开展特色警营文化建设,营造清新、高雅、励志的文化氛围,放松民警身心,愉悦民警精神。一是文化先行,让警营亮起来。要广泛开展“三室一廊一院”建设,把文化元素渗透到警营生活之中,提升警营品味。要建立局史室、荣誉室、书画室等文化设施,开辟办公区背景音乐、书画长廊、民警子女笑脸墙等特色环境,改变公安机关素面白墙的现象,营造人性亲和的氛围,实现放松民警身心、陶冶民警情操的双重功效。二是丰富载体,让警营活起来。组织文化活动是激发警营活力最直接的手段。大力开展“读书漂流日记”、“燃烧青春铸警魂”、“警队在我心中”、“队兴我荣,队衰我耻”、庆祝建党、建国、建局、建队等书画摄影展等系列举措,激发民警创造热情,活跃警营文化,凝聚警队斗志。三是借力发力,让警营暖起来。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引擎,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相促共长,把怡警设施转化为民警的精神享受。利用设备优良的多媒体,每周播放影视红片或最新大片,邀请民警家属一同观看,在开展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深化民警与家人的交流,赢得民警家属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民警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度”。 四、提供良好条件,激发警队创新 充分尊重民警追求自我价值的愿望,努力为民警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让民警在“自我实现”中体会工作乐趣。一是以教育培训提升工作应对力。严格落实岗位培训,扎实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着力提升民警的业务技能,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让民警有足够的本领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在游刃有余解决所担负的工作中感受快乐。二是以主动引导提升警队内动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表扬是增强民警自信心、积极性的一剂良药。对民警及其工作,坚持多肯定、多引导、少批评,努力将其工作热情转化为现实工作成果。在积极鼓励和主动引导下,激发民警“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公安工作之中。三是以鼓励创新提升警务创造力。设立“创新奖励基金”,鼓励民警的首创精神,给民警一定的创新空间,让民警在创造性工作实践中,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创树“三维社区警务管理”、“模范巡防警队”、“侦查破案能手”等一批亮点、品牌,提升警务工作效能与活力。 五、坚持规范管理,保障平等竞争一是做到管理公平。“公平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不仅与“报酬”多少有关,且与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有关,只有坚持“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被最大化释放。鉴于这一理念,要在管理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上下功夫,做到规则一致、奖罚分明,树立“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的用人导向。二是保障民警权益。主动适应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执法难度加大的新形势,把维护民警合法权益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阻挠民警执法、恶意报复民警、诋毁民警形象的单位或个人,要组织纪委、督察、治安等部门及时依法查处,为民警维权伸张正义,让民警得到慰藉。三是纾解民警心结。公安民警工作压力大,且每天与阴暗面打交道,保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要依托民警心理健康咨询,局领导或政工部门要及时干预和积极疏导,纾解民警心结,理顺民警情绪,准确把握民警的思想脉搏,增强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队伍心气顺畅、团结有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为各项公安事业建功立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