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新时期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

    时间:2015年02月2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维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而森林公安民警主要是从事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和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服务群众为。因此,本文以为适应新时期森林公安民警廉政建设,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确保森林干警政治上、思想上合格。对新时期如何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以下对策:

        所谓道德修养,是指我们在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通过道德修养,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我国古人奉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森林公安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按照共产主义道德和公安职业道德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的客观需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从而把自己改造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党和人民的忠诚的绿色卫士。

        一、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森林公安是国家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警察的一个专门警种,是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责是保卫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促进林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林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林业的需求日益增大,森林公安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森林公安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一些人滥用手中特权,无视党纪国法,徇私舞弊等丑恶现象应运而生,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森林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道德评价能力的主要前提。

        森警职业道德水平提高,除了道德教育、舆论监督和环境风尚的熏陶外,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加强自我、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按照森林公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认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森林公安民警担负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光荣任务。如果不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就不可能承担新时期在林业建设中所面临的艰巨的斗争任务。

        2、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道德评价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恶善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杠杆”。道德对人们之间关系的调节是依靠道德评价来实现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道德修养中,评价的因素作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它是与公安干警对道德理想的选择和追求联系在一起的,并制约着这种选择和追求。它不仅对公安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监督的作用,而且还对公安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鼓舞作用。公安干警道德修养的结果,直接表现为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即加强了自我的道德修养,将对自我道德评价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重视森林公安民警道德修养,无论对实现公安干警道德评价的作用及道德评价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3、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是加强森林公安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一个指导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统一的整体,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向前发展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自身修养,永葆廉洁本色,有坚强的党性,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过硬的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森林公安民警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水平,就能不断抵制和消除旧思想、旧道德,自觉抵制腐败的侵蚀,在森林公安队伍内更好、更快地树立新的风尚,保持廉洁,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加速森林公安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提高全警种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出贡献。

        4、只有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森林公安民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公安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认识,并进而将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一个干警道德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森林公安民警的价值选择,道德行为取向。因此,加强森林公安民警的正确道德认识,既是每个公安干警道德认识修养,也是形成公安干警道德认识修养,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所有这些观念都是由公安干警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而成的。然而由于旧思想的束缚,公安队伍还受到残存着的旧道德的影响。比如,有的人不是把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克己奉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假公济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等丑恶行为。因此,森林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树立无产阶级的道德观,要向雷锋、孔繁森、抗洪英雄、抗震英雄学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身正气,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廉洁奉公、勇于奉献,这才是新时期一个森林公安民警的形象表现。

        5、只有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仅仅是从道德认识这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须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把这种认识付诸实践,勇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同时以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种稳定的、强大的动力,促使每个干警拒腐蚀永不沾。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作为这项坚苦而又光荣的工作,我们要通过学习、积极向社会宣传保护森林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强化保护意识,逐步树立森林公安的好形象。同时在工作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作为每一个公安干警,追求真理时需要有情感,履行道德义务时也需要炽热的情感。只有这样森林公安民警才能赢得公众支持、社会认可,同时严厉、有效地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保卫林业生产顺利进行,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因此,加强炽热的道德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6、只有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培养顽强的道德意志。

        一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去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时,并不是畅通无阻。相反,往往需要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公安人员道德意志的修养,就是要培育自觉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困难,坚决达到预期道德目的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对森林公安民警来说十分重要的。自觉性是指用规律性的认识去指导个人行为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主动行为,哪怕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能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如:突发事件),当机立断作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培养果断性,在瞬息万变的斗争中取得主动权。坚持性,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的,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自制性,是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约束和支配自己言行的行动。作为一个森林公安民警来讲,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的社会治安秩序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和情况,这就要求每个森林公安民警必须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难去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任务。

        二、森林公安民警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修养脱离实践活动

        “闭门修养”,只能停留在说教或空谈,不能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养不成道德习惯,形不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甚至于离开了自己的职业实践与社会活动,不能正确评价干警道德意识的强弱及道德习惯的好坏、优劣,达不到道德上自我完善。

        2、免疫功能差,随着木材需求的增加、木材价格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人讲求“向钱看”,诸如“理想理想,有礼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些不正常的价值观,导致一些森林公安民警思想波动较大,经受不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有的意志薄弱,免疫能力差。一些人对森林公安这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严格执法、执法不规范、且所到之处抓拿骗吃,遇有艰苦工作畏缩不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在群众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并在“金钱”面前成了俘虏。

        3、特权思想严重。

        有些干警不注重自身修养,行为举止不规范,说话不和气,对群众冷、硬、横、推,甚至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基础上,而是自持身份特殊、高人一等的特权思想,以管人者自居,甚至是专横跋扈,欺压群众、脱离群众、破坏森林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甚至侵蚀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等。

        三、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经和方法

        森林公安民警的职责是保护森林资源打击犯罪、维护林区社会安定。他的言行举止要受到社会公众及舆论的监督,其修养不能脱离工作实践。因此,作为森林公安民警道德修养首先要解决认识上、观念上的问题,并在实践中锻炼,按照公安干警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才能实现。具体做法是: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学习。分清是非,懂得什么该做、怎么做,什么不应该做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观念和信念,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辨证地判断和评价自身的行为。同时要联系当前不断推进的公安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培养、锻炼和提高自身思想品德。

        其次,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当今世界是高科技时代,管理电脑化、环保生态化、经济一体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目前我们由于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手段依然很原始,一些干警缺乏对保护森林资源的正确认识,势必带来工作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如:为搞现场勘查,经常要步行几十公里,交通不便、讯息不通,工作十分艰苦,作为一个森林公安民警,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情操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所以我们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率,排出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东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于公安工作,所以说,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公安干警的基本要求。

        2、在实践中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公正执法、以身作则,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扬长避短。消除思想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用自己的职业实践及社会活动,作为正确自身道德意识的客观标准。

        3、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缺点和不足,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提高精神境界。在主观上加强无产阶级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使培养森林公安民警的道德修养成为实际。

        向道德榜样学习。在学习中经常强调“见贤思齐”这种修样方法。道德榜样是一定阶级的思想人格的典范、楷模。道德榜样像一面镜子,在它面前,学得到具体模范榜样,人们可以照见自己的道德品质上的不足。对人们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可以起到有力的刺激作用,使人们从悔恨中奋起。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六十年的学雷锋,曾造就了无数个“活雷锋”。我们学习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做党的好干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事实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森林公安民警,就不能忘记古人“见贤思齐”的遗训,必须把向道德榜样或他人道德品质上的优点学习作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每个公安民警都要清楚自己所处的道德境界,正确估价自己的道德水平,从实际出发制定出自己道德修养的奋斗目标,从自己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4、加强自身建设,清除特权思想。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森林公安民警,必须保持头脑清醒,高度警惕,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免疫功能,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保持纯洁性,为保卫森林资源的安全,保障林业四化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基础上,清除特权思想,搞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保障人民利益不受侵犯。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森林公安民警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树立森林公安民警“以林为业、以警为荣”的浩然正气和高大形象,更好的服务林业建设。

        然而加强森林公安民警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易事,它同样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种养成。一个干警良好素质,除了自身努力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奉献之外,还要受制于社会各种环境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全面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每个干警财有可能正确地、客观地竖立这种观念,并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这就要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关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及十七大精神,结合争先创优,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讲政治、讲正气、讲忠臣,以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不断自我提升才能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道德修养。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县山区农村防火工作及对策
  • 下一篇:整合资源 强化协作 快速联动 整体推进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