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关于县城交通秩序治理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0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自去年*月份以来,我县对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法营运电动三轮、四轮进行了不间断的治理工作,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成效明显,过往百姓无不拍手称赞。作为主管城区交通的一名中队长,经常参与交通违法的查纠工作之中,对城区交通治理工作有一些个人浅见,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我县城区存在乱停乱放车辆的原因

        目前,我县机动保有量突破**万辆大关,而且**%的在城区及周边,加上外来车辆,每天城区道路车流量达十几万辆次,而且机动车数量还在以每天**—**辆速度递增,由于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停车场建设滞后发展,停车与停车位不足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缓解。特别是闹市区,越繁华地段,停车位越少,像供销大厦、京东医院、二贸市场、县医院等,机动车、非机动、行人均集中这些区域,畅通问题得不到解决,机动车占道严重,即影响市民出行,也影响了城区面貌。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驾驶人将车长时间停放在不允许停车的地方,长时间占用公共交通资源,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一看到交警过来拍照,或者说不知道这里不允许停车,或者开车驶离,或者说一会儿就走;只要交警不在现场,就一直停放,从不考虑行人和其他车辆。

        综上分析,得出结论:一是县城老城区停车场缺乏,规划不科学、不到位;二是停车建设不合理,不能满足停车需求;三是管理工作不健全,整治处罚不到位;四是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对乱停乱放机动车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

        在城区交通秩序治理过程中,执勤人员多半是协勤,管理中有的对所使用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为了便于工作我把有关法律条例印成小册子发给执勤人员和过往驾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

        第五十六条:“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然在现场,但是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的地点停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一)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人行道之间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路段,不得停车;(二)交叉路口、铁道路口、急弯路、宽度不足*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三)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米以内的路段,除施用上述设施的意外,不得停车;(四)车辆停稳前不得开门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五)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六)城市公共汽车不得在站点以外的路段停车上下乘客。

        三、关于强化乱停乱放机动车管理的建议

        *、在禁止停车的路段设立明显的禁止停车标志。近年来强化城区交通渠化,禁止停车的主干道和慢行交通示范区域,如在县城每个出入口都设立禁止停车区域标识。一是提醒驾驶人知道哪些道路禁止停车;二是对于不自觉的驾驶人交警可以大胆进行处罚,有理有据,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缠和投诉。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条件成熟的路段,利用监控系统和移动抓拍技术手段,对违反禁停禁令标志停车的车辆进行抓拍,并以“违反禁令标志停车 ”进行依法处罚。

        *、加大创新整治力度。一是可以集合拖车资源,对某一地段的违法停放车辆进行拖移,以起到震慑作用。二是对于违法临时停放的车辆依法进行处罚,凡是在不允许停车的地点停车了,交警发现就进行处罚,消除驾驶人的侥幸心理。

        三是建议提高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现在执行的是罚款一百元不扣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驾驶人对此存在无所谓的心理,常听到:“不就是一百元钱吗?反正不扣分,无所谓。”建议可以按照“违反禁令禁止停车进行处罚,罚款二百扣三分。四是对一停就一天,甚至四五天的违法停放的车辆,目前仅能抓拍一次,建议超过一定时间可以进行二次、三次……抓拍和处罚。

        *、注重宣传,广造舆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信息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违法停车的违法性、危害性、社会影响性等,使广大驾驶人明白在不允许停车的路段不论停放多长时间都是违法停车,都要依法受到处罚;借助“五进“教育宣传活动,对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私家车较多单位加强违法停车教育宣传活动,使全社会都参与到治理违法停车宣传活动中来,逐步养成一个良好的停车、行车习惯,让你、我、他,每一位市民都受益。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报废机动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
  • 下一篇: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