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关于如何开展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少年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交通参与群体,他们的交通出行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更是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有超过1.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交通事故。交通意外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少儿的头号杀手。因此如何有效的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对于培养少儿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加强其对交通环境潜在危险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保护技能,对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给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开展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特殊性

        (一)少儿群体的特殊性

        一是生理的特殊性。一是作为3至6岁左右的幼儿发育迅速但远未完善,本身目标较小,难以被人发现;二是幼儿的视觉范围比成人小,6岁儿童的视觉范围只有成人的2/3,在路上往往看不到车辆的出现;三是幼儿处于发育早期阶段,具有活泼好动但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的行为特征,即使明白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也无力逃避现实。

        二是心理的特殊性。3至6岁左右的幼儿身心发育不完善,思维具有具体性、对象性特征,安全意识及防御反应差;而7至15岁的中小学生好奇心强,逆反叛逆心重,容易产生盲目的冲动和冒险的行为。

        三是行为的特殊性。少儿阶段认知观不健全,语言、行为的模仿性强,经常会学习身边的某些不安全行为,并加以尝试;行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其处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将产生危险。

        (二)少儿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的特殊性

        一是工作主体的特殊性。“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中“大手牵小手”、“少年警校”的有序推进,充分表明,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关乎全社会每个家庭的系统性工程,此项工作的开展主体必定是“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主体,而不是某一个独立的主体。

        二是传授内容的特殊性。少儿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因龄施教”、“因人施教”在少儿交通安全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在常规的内容选择上,往往偏重于有关少儿出行安全、文明交通行为、交通意外自救等方面浅显易懂、好学易记、贴近生活的内容。

        三是实现手段的特殊性。与交通安全社会教育不同,生硬呆板的手段达不成少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效果,精彩的动画竞技、生动的互动体验、刺激的实景模拟等新颖手段,反而会吸引少儿的注意,帮助加深他们对于交通安全常识的理解和认同。

        二、少儿交通安全宣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交警“单兵作战”,工作尚难形成体系。一是法制层面缺失。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但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只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家之事,政府各相关部门不给力,学校、社会不支持,“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听起来必要,忙起来不要”的形式化色彩严重;二是制度层面缺失。目前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交巡警到学校讲课。然而,但这种方式没有形成制度,往往是公安交管部门单相情愿的被动灌输,教育活动零敲碎打,难以达成常效。

        (二)教育活动经费短缺,开展工作有心无力。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难以保障。一是从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民警警力严重不足,在繁重的交通管理工作任务下,造成各级交通民警抽不出太多时间、精力参与到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当中;二是职能部门没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专项开支,不得不硬着头皮东拼西凑,致使教育活动成为了“走过场”的表面应付工作。

        (三)活动形式单调乏味,媒体宣传平台狭窄。现实让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和中学以主题讲座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参加劝导志愿者或道路安全实际体验的互动形式较少;决大多数小学和中学以讲授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为主,互动体验类的游戏、户外活动等方式较少;很大一部分小学和中学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缺乏新颖的教学形式;也有一部分的小学和中学认为缺少相关的教育素材。由此可见,在目前的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中,总体上方法创新不足,深度和广度上仍有欠缺之处。一是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的单一性与受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不相适应。教育形式单一,交通安全教育长期由公安交管部门一家负责,宣传手段难免单调呆板,在多元化的宣传对象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宣传平台狭窄,没有依托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的规模效应、聚焦效应和渗透功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宣传面和影响力。

        (四)交通安全宣传意识不强,尚未形成良好氛围。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学校和交管职能部门心存顾虑,怕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怕影响文化课教学,冲击升学率,如交巡警去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师有时以学习任务重、课程安排紧为由借故推辞,有的甚至对组织的“小交警”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以上种种表现,都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

        (五)交通隐患日益突出,交通安全宣传环境日益恶劣。1、刚性需求与现实需要出现根本冲突。一是近些年来,我区进行了逐批次的城区开辟建设和旧城区大规模改造,随着道路的加宽,城市面貌的改善,道路交通事故危险系数成倍提高;二是农村部分学校学生上、下学交通未得到切实保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路况不佳,部分学生选择了乘坐二、三电瓶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往返学校,致使交通事故隐患增加。

        2、升学率与普及率出现根本冲突。在近几年我区的少儿交通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师、家长已经慢慢将重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升学率上,对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了以往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热情和支持,致使交通安全宣传普及率急剧下降。

        3、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出现根本冲突。在我区的普遍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漠,无形之间影响到了这里的学生。这样的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往往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几乎没有参与交通实践活动的机会,同时,校方在交巡警组织的出校体验活动中,往往怕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于是消极对待、不愿参与。最终造成了学生对交通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变差,理论无法联系实际。

        三、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建议

        (一)少儿交通安全宣传参与力量实现“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摆脱交警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一是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少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走“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之路,要像抓交通安全工作一样抓交通宣传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新格局,将少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制度化、理论化,促进源头管理目标的实现;二是要层层落实宣传教育责任人和责任制,制订出年度或长远宣传教育规划,考核标准与奖罚措施,每半年或每重大活动考核一次,年末综合评定,奖罚兑现。

        (二)少儿交通安全宣传资金渠道实现“专款化”。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设立专项教育活动经费,保证专款专用。一是投入专项资金,逐步建设一定数量的少儿交通安全模拟设施、体验场所、教育基地,乃至儿童交通安全主题公园,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家长等参与进来,寓教于乐;二是保证少儿交通安全大型宣传活动的经费支出,在全社会造成良好的影响,营造浓厚的氛围,提升交通安全认知度;三是调动各单位组织的活跃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让更多的单位组织及各类社会志愿者加入到少儿交通安全宣传中来。

        (三)少儿交通安全宣传人员保障实现“专人化”。要注重协调,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队伍。一是扩大人员范围。应当打破原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只有一个行政人员管安全,交巡警偶尔来上课”的局面,成立学校交通安全专职教师队伍,让交通安全教育宣传重新回归学校,提高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自主性,减少对公安交管部门的依赖性;二是完善交巡警校外辅导员制度。交巡警校外辅导员是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的重要纽带。各镇交巡警中队要根据辖区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警力,派出优秀民警担任各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辅导员,完善交巡警辅导员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制,把该项工作纳入民警年终考评内容。交巡警校外辅导员要精心准备,结合近年全区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例,定期对辖区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的学校交通安全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解答学校交通安全教师授课疑难问题,负责指导、辅助教师开展各类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四)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授课内容实现“多样化”。要想让交通安全课真正地“走近学生、走进学校、走入家庭”,就必须创新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授课内容。一是教材编写多样化。把交通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日常教育体系,以养成教育为主线,把交通安全课变成常规自主性教育课程,纳入学生的德育课考核范畴。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交通安全辅导教材。要以卡通、漫画、照片等简单易懂的形式,结合课后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辅导下一同完成,扩大教育受众范围。要考虑教材的简化性、实际性和针对性的教材;二是授课内容多样化。授课教师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常识和自我防护的技能技巧,安排形式多样的授课内容。应当逐步淘汰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较强的课堂游戏、有奖问答、视频纠错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到交通安全知识;三是活动形式多样化。交通安全课可以依托多种社会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如:“小交警”上街纠违、“街拍”不文明交通行为;举办“笔尖上的交通安全”主题征文、绘画大赛,“我眼中的城市交通”微电影、摄影大赛等交通安全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

        少儿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项能够治本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走“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之路,从源头抓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体制,将交通宣传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理论化,方能最终实现我区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科学化。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交通环境
  • 下一篇:从文明交通角度谈如何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