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从文明交通角度谈如何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自*年*市启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全市交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的人口和车辆也与日俱增,人口素质多元化、多层次化趋势越发明显,城区交通压力日渐加重,随之而来的诸多交通陋习,或者说不文明交通行为也时常发生,这也严重影响着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目前存在的不文明交通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对策措施。

        一、当前不文明交通现状

        一是主动礼让斑马线的很少。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法制社会,并且人相对机动车属于弱势群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人具有优先通行权,在人行横道斑马线处机动车礼让行人是理所当然的,相应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但这种主动礼让的现象不多见。据《*日报》记者实地调查,在川流不息的车辆中,二十分钟内只有一辆车主动礼让了斑马线上的行人。

        二是不按信号灯、规定车道通行。这种现象在只安装信号灯而没有安装电子眼的路口尤为突出。这些路段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特别是对许多三轮车、电动车等车辆而言,形同虚设。

        三是不文明使用车灯。车灯是为了夜间行车更为方便,文明使用车灯既是给别人行方便,更是为自己赢得方便。但许多驾驶员在会车时不会、可能也不想变换车灯,有的车辆干脆装上那种让人晕眩的蓝光灯。

        四是向车窗外随意扔垃圾,甚至吐痰。假如你是一个讲文明、爱卫生的人,你绝对不希望看到车窗里飘出的塑料袋、纸巾“漫天飞舞”,吃剩的粉汤“砰”的一声洒满路面,让人作呕的唾沫飞溅全身……但这些不雅之举却频频上演。

        五是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如今*市区道路隔离栏杆或加长护栏确实增加了很多,为道路的安全畅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还是有部分人,其中有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了少走那短短的路程,或者节省那并不多的时间,竟然翻越路中央的栏杆,这样既危险,又不雅观。

        二、产生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车辆司乘人员随意停车、违章掉头、强行超车、超载超速行驶等情况普遍存在,骑自行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现象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已成为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服从,给全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路网建设和交通管理设施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人口日益剧增,再加上城市建设、道路规划设计、安全设施投入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这些严重影响交通畅通和文明出行。同时,老城区许多道路、车道宽度不够,交通基础设施缺乏,造成交通拥堵不堪;重要路段、繁华商业区缺乏公用停车场,车辆停放困难;路面的改造没有充分考虑车辆的增加带来的压力等,无形中增大了不文明交通行为发生的几率。

        三是交警警力严重不足。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和路网的增多,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局限,全市交警在工作过程中捉襟见肘,路面见警力和管事力低。

        四是部门联动管理合力并未形成。城市交通是一项综合型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交通管理更是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靠交警部门唱“独角戏”显然难以奏效。而很多相关部门其实也承担着相应的交通管理职能,但目前部门间联动管理合力并未形成。

        三、有效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对策措施

        一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对不文明交通行为防范于未然。文明交通工作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文明办、宣传、公安、城管、工商、质检、财政、建设等部门紧密配合,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下手,提高文明交通指数,最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新格局,推进文明交通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可通过组织实施以“不闯红灯、规范停车、不酒后驾驶、文明礼让和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把文明交通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重要内容,让市民交通行为成为文明城市测评重要指数。

        二要创新宣传模式,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弘扬交通文明新风。深入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积极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即自觉告别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坚决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即坚决抵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同时,加大社会宣传覆盖面,利用上街进行现场讲解、咨询解答、图片展示、发送资料等方式进行文明交通出行的宣传;利用街头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通过画面、声音、动画等进行文明交通宣传;利用短信平台,发送文明交通宣传标语、宣传口号;利用电影进社区,在电影片头片尾嵌入文明短片,宣传文明出行;利用“小手牵大手”的交通安全文明活动和通过义务交通协管员“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等文明交通活动,同时,在各重点行业、社区开展交通文明基本规范的巡演,使文明交通出行的宣传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三要全面实施文明交通素质教育工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抓好交通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高等学校均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系统讲授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演练交通安全技能,增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拓展交通安全宣传渠道,要求汽车驾驶人年培训500学员的机构和聘有1000名以上驾驶员的道路运输企业须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500平米以上的教育基地,创新宣传教育方法,以客货运驾驶人、驾校学员和中、小学生为重点,组织开展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交通运输、公安交警部门要充分利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平台,组织驾校学员、审验领证驾驶人、交通违法人以及教练员、驾校负责人、营运驾驶人等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整顿交通秩序,强化监管职能。一是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议在修建、改造城市道路时,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与,提前介入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涉及道路交通方案评估、道路规划设计、交叉路口渠化、停车场设计;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在商业繁华的交通路口,增设行人过街辅助设施,将人车分流。二是大力整顿交通秩序。工商、质检部门要对全市机动车和电动车的销售行业进行严格监管,公安部门要建立辖区机动车和电动车驾驶员台账,定期进行检查清理。同时,对一些交通违法和严重扰乱车站秩序的行为人要从重从严处罚,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要其作深刻检讨,对一些经营场所非法占用路面停车及时清理,对公路沿线占道集贸市场进行专项整治等。三是充分运用高科技设备,建设智能型交通。公安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实施交通信号区域控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如何开展少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思考
  • 下一篇:浅谈交通管理过程中如何努力消除驾驶人的对立情绪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