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行政管理 >> 信 访 科 >> 浏览公安
  • 在落实“依法治访”进程中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依法治访”思路提出背景

        夏津县历来是信访大县,群众“逢事必找”由来已久,上访量大、信访积案多等信访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的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拿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去应对。形成原因既有传统民风因素,又因部分干部对待信访问题的思想认识错误,处理不当使然。随着新形势下上级对信访稳定工作的不断重视,各级部门或是花钱买平安,或是使用各种非常规手段解决。但这种绕过法规、政策处理的方式更加深了群众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认识,治标不治本。县委书记王春利同志提出“依法治访”的信访工作指导方针就是在充分分析夏津县信访工作的实际情况,高瞻远瞩、有的放矢提出来的。

        二、“依法治访”内涵

        “依法治访”的内涵就是规范信访群众要按照 《信访条例》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理性逐级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则对在处理信访问题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干部要严格按相应的规定依法处理。 “依法治访”不是惩治群众上访,而是对信访秩序中的乱象说“不”,即让有合理诉求的群众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和妥善解决,又不让那些想通过“无理取闹”或“小题大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职业上访人得逞。 “依法治访”是对我县整体“民风”的转变要求,又是对我县干部队伍“政风”的高要求。

        三、对领导干部在落实“依法治访”进程中的几点建议

        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好县委王书记“依法治访”的工作方针,为全县的信访维稳工作作出努力呢?从一个在信访一线工作了十年的信访干部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修身修德,树立长期为群众服务的思想

        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全县的党员干部上了触及灵魂的一课,让同志们“红了脸”,“出了汗”,知道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加以整改,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干部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深处对自己角色站位的认定和长期工作中的落实。即:是否真正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人民公仆的位置;是否真正能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真正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升迁、待遇等;是否真正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去为群众谋福祉,不去计较付出与回报的比率。

        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的工作,它不会因一个中央文件的出台而消失或减少,也不会因一时的积极主动工作而有大的改观,相反,随着社会深层次变革的持续推进,新的信访矛盾或群体性信访将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干部抛弃那些“多一事多一个风险、信访问题难缠难办,下力不讨好,逢信访就躲”的错误思想。要塌下身子,心中装着群众,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长期坚持落实“依法治县”、“依法治访”的工作思路,我县的群众信访一定会出现实质性改。

        *、要大力宣传、学习信访法规政策,学会做群众信访工作

        一提到信访宣传,有些干部就主观的认为使不得!群众现在还无理夺三分,若让他们知道多了,我们的工作还能往下干?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明白人好共,糊涂人难缠”,群众越掌握信访规程越多,越好沟通,问题越好处理。现在的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几乎全世界同步,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已经结束。群众关心的那类问题通过查询,有时比我们掌握的政策还要清楚。今年*月*日,《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出台,《办法》与县委王书记提出的“依法治访”的思路不谋而合,为我县“依法治访”的工作落实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法律支撑。干部要将它弄懂弄透,有的干部至今不知道什么是“非访”,不知道“复查”、“复核”的区别,不知道什么信访事项该受理,什么信访事项不该受理。有的干部甚至因不明法规,将信访问题越处理越复杂、越被动。所以干部要把学习信访政策作为常备课,不断充实自己,并活学活用。要学会做群众信访工作,在群众面前身清气正,讲话有理有据,对处理信访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各级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部分群众现在还认为到县里去一趟打个招呼,道个知字,再往市里上访就不算越级!不知道信访程序应该怎么走。所以要通过宣传让群众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算合法诉求,知道对处理意见不服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让群众对自己的诉求渠道明了于心,对部门做的工作理解。这样从每个干部做起,从每件信访案件做起,坚持依法规范我县的信访秩序,我县的信访环境一定会取得明显的转变。

        *、摒弃小部门利益至上思想,放眼全县一盘棋

        “依法治访”需要的是全县一盘棋,需要的是各个单位、部门尽职尽责联动协调,而不是各自为政,小部门利益至上,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赶紧推出门心静。《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和县委“依法治访”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各级政府不予受理。因此,有关部门马上对来访案件都尽量推至法院,简单的一句“依法处理”推出去了事。

        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我县群众信访观念由来已久,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之前吃过甜头的群众更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带动了周围一部分人。因此,个别部门借机“甩包袱”,“不闻不问”是错误的,其后果是:部门不予受理建议转法院,有些信访群众不想走法院,变直接越级访,而上级部门从“属地管理”的角度又转回我县,同理,又转回辖区部门。有些群众同意走司法途径,因属地单位没有同步和法院沟通好,司法部门对突然陡增的信访案件,受系统内部考核、社会外部压力及信访人紧盯难缠等实际因素的制约,心有余悸,会出现缓立案或不立案情况,信访群众就会在心里上产生“自己的问题没人管、没部门管”的思想及焦躁情绪,部分群众又会从听取部门安排按程序走访变为认为受到欺骗而越级访,所提要求也会从单一诉求增加一条“解决诉求成本”,原本的依法解决的程序又会因信访人的越级访而又回到下级党委、政府的面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理解并认清新形势下“依法治访”的总体思路与所面临的信访体质、机制的现状,即要充分利用信访规程引导群众合法理性表达诉求,又要摒弃“推出不管、不理不问”的侥幸心理,对信访案件要确定专人跟踪,时时关心进展,提供帮助,让群众认识到自己有难处了政府始终和自己站在一起,帮自己联系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就是处理结果信访人不满意,也会把政府当成自家人,劝说的话能听进去,从内心能接受。所以说各级政府在我县“依法治访”的进程中,要多一些付出,多一些大局意识,努力向依法行政,服务型政府转变。

        当前,我县司法部门承受的压力较大,信访量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高。司法部门要做好充分准备,改革原有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并积极和相关涉案部门沟通,加大庭前调解的力度。要抛开本系统的小局思想,着眼于全县维稳工作的大局,只有全县一盘棋,统筹协调应对,我县“依法治访”工作才能得到贯彻落实,全县局面好转了,部门的局面才会冰融水退,更上一层楼。

        *、正确认识公开接访活动在“依法治访”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我县的县领导公开接访活动起步较早,****年就已开始,通过接访活动,化解了一大批信访问题,即给群众开通了一条向县领导申诉的“绿色通道”,又为县领导搭建了“了解民意,接地气”的平台。但通过近年来我县的公开接访活动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县委门前乱哄哄,乡镇门前冷清清;二是个别单位为了“粉饰太平”,对信访群众阻、拦、哄、骗,不让其和领导见面;三是部分信访群众从思想上存在“包青天”思维,内心里想通过见领导对自己已经结案的诉求翻案;四是部分信访老户逢接必到,左蹦右跳,前呼后唤,出风头,散布反面言论,丑态毕露,影响较坏。

        一些干部认为,既然依法信访,就严格按程序办理算了,为什么还有公开接访活动?不是将信访工作复杂化了吗?其实,领导公开接访活动不是“人治信访”的延续,而是“依法治访”进程中的必要行政补充。县领导公开接访既是畅通信访渠道的具体体现,又能对一些共性的政策性问题让县领导知晓、研究、决定,还可对一些经部门按政策、法规答复后信访人不满意的,县领导站在更高层面对其解释,有利于部门后期化解工作的进行。

        对县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各单位、部门要科学理解、对待。一是对部门工作依法处理到位,信访人心有不甘,需县领导进一步落实的,要积极引导其接见;再是对集体访、群体访,要提前和县领导做好汇报、沟通,提前预约接见;第三,对一些越级访人员劝解难度大,为了好进一步做工作,可主动引导接见;第四,对一些信访积案,信访老户,化解工作有进展,为增加工作可信度,也可预约引导接见;第五,对一些政策落实,历史遗留等需县领导班子研究的案件,要积极引导其接见。需要明确的是,对无理取闹、已经定案结案、或坚持过高无理要求的坚决不予接见。县领导站得高,看得远,对问题有深层次,独特的解决思路。所以说县领导公开接访活动是对群众搭建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诉求平台,是对下级执政人员执政能力的监督检查,又是单位部门对信访案件下一步工作压力的一种缓解,是全县信访工作联动一盘棋的具体体现。部门干部要理解并充分发挥县领导公开接访活动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县群工部信访局制定的视频接访、乡镇主要领导接访等相关规定,上下联动,营造良好的接访秩序。另外,对在公开接访场合散布不良言论,吵闹、扰乱信访秩序的人员,公安机关要坚决予以打击,绝不姑息。

        四、瞻望

        经过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县“依法治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群众信访工作稳步推进,信访秩序初步好转。但目前我县的信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进京非访、信访积案等仍是困扰我县信访工作的难题。相信,只要全县各级干部同心同力,着眼大局,坚决落实“依法治访”的信访工作思路,我县群众信访工作一定会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坚决打击非访行为 依法整治信访秩序
  • 下一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非正常上访行为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