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思维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宏伟蓝图。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当前公安工作实际,强化法治思维,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
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把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图领会好、目的研究透、方向把握准。通过深入学习,把广大民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各项任务上来。不断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改革的正确思路,凝聚成冲破藩篱的强大动力,推动公安事业实现新发展、取得新进步。
二、规范执法,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
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做好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二是把严格执法与热忱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做到宽严相济,以教育、善意提示为主,处罚为辅,最大限度地创建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三是要与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研究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努力推动公安工作发展进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妥善解决公安队伍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着各种复杂形势的挑战,面对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为契机,创新警务管理模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是简化工作程序,实行阳光警务,今天的事今天办,不推诿扯皮。二是严格依法办事,加强监督管理,着力解决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把法治的原则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坚持依法履职、为民履职、廉洁履职。三要解决好观念、态度和意识问题。要在服务群众和规范执法两个方面认真反思、认真检查、查摆缘由,转变观念,建立为民执法、以人为本的理念,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
四、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发展
——坚持服务大局。当前,公安机关在开展“两违”整治工作、征地拆迁、重大项目保护性施工等工作中,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执法活动。工作中坚持法律至上,认真行使行政权力,履行管理国家职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每次执法行动都经得起历史考验,为*各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强化打击整治。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机关要强化打击整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经常性地开展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按照“什么犯罪问题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重点对黑恶势力、暴力犯罪、“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给予坚决打击,做到露头就打,绝不手软。要抓好巡逻防控、反恐维稳、化解矛盾、安全监管等工作,特别是构建好人防、物防、技防等防控体系,全力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政治建警。积极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确保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开创公安队伍建设新局面。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确实为基层派出所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警力、经费、装备等保障向基层倾斜,强化技术支持服务。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逐年做好全县14个派出所办公场所的维修工作,让基层民警安心在基层工作。全面深化岗位大练兵、全警大轮训,提升广大公安民警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民警驾驭复杂局面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本领,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平安、确保一方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优化窗口服务质量。公安机关户籍、出入境、车管等窗口单位处在警民关系的第一线,服务水平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看法和满意度。公安机关要从改进作风、规范化以及便民利民细节入手,积极开通便民服务网上平台,开展延时、预约、上门等服务,满足群众的办事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够办证、领证,努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确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