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依法治国基本要义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作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解读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方法和路径,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方向。**月*日,市委召开六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方案》,对全面推进法治*做出安排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担负着国家刑事和行政执法中坚力量的公安机关,必须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做法治中国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一、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总书记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党、全社会必须信仰法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一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法律是在宪法基础上衡量是非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准则。公安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捍卫宪法法律的尊严。始终坚持做到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不能逾越,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真正将法治内植于心、外践于行。二要牢固树立维护人民权益是根本要求的理念。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公安机关立警的根基、执法的准则、力量的源泉。要把维护人民权益是根本要求的理念植根于全体民警灵魂深处,贯穿于公安执法活动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不渝地做执法为民理念的践行者。三要牢固树立实现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的理念。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共识,也是多元价值的契合点,是各种社会利益的平衡器。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治建设的核心内涵。公安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就要做到尊重权利、遵循程序、追求公平、捍卫正义,坚守执法良知,讲求职业操守,确保公安执法活动体现社会公平,彰显法律正义。 二、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法制思维是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理性思考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本身就是战斗力,是提高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的根本途径,也是破解社会稳定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维护政治稳定,提升对敌斗争能力。要把法治思维内化于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问题之中,从战略上把握大势,从政治上观察问题,从法律上解决问题,坚决抵制西方反华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大力加强反分裂斗争,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正确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类案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规范处置程序,将其导入法治轨道,让法律的理性消弭矛盾中的暴戾之气、弥合纠纷引发的社会裂痕。要深入开展群体性事件大排查,早发现,早控制,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健全应急指挥机制,明确部门、警种法定职责任务和行为规范,形成依法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整体合力。三是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维护治安稳定,提升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检验和衡量执法成效的基本标准。当前,我国正处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发期,因此,我们必须要用足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特别要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恶犯罪、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犯罪、黄赌毒违法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保持高压威慑态势。同时,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依法审讯、依法收集证据、依法移送起诉,确保违法犯罪得到有效追究。 三、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切实强化执法管理 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确保实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关键环节。一要完善执法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公安部“四个一律”的工作要求,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管理制度,严防发生执法安全事故。加强执法质量管理,探索建立侦查办案与监督管理分离机制,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二要完善监督考评体系。实行执法公开,落实执法回访制度,将执法活动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按照执法质量考核办法,对案件办理程序实行全过程完整考评,及时纠正、整改执法问题,确保执法质量。强化执法考评结果运用,把执法考评结果作为考核班子、检验队伍、衡量工作、评价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三要完善执法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公安行政执法裁量标准,杜绝出现同事不同罚、显失公平公正、“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问题。从严执行执法办案场所和涉案财物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接处警、讯(询)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制度,保证执法办案音、视频资料保存完备。四要完善执法责任体系。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建立健全执法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将法律赋予的执法职责细化分解到每个执法单位、每个执法岗位、每个执法环节。严格落实执法责任终身制,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必追究。 四、注重素质能力提升,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践行者,必须全面提升队伍正规化、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要强化理念教育。以深入学习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职、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切实增强全体民警“规范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为推进公安法治化建设奠定坚实思想基础。要强化领导带头。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切立身行事都应当坚持“法”字当头,把“依法办事”作为一种稳定“基因”注入思考模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坚守法律底线,克服执法中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强化法治培训。按照“执法规范依据执法实战定、执法培训跟着执法规范走”的思路,加大执法培训力度,使法治学习常态化。全面落实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做好执法资格考前培训辅导工作和考试结果运用,引导民警自觉、持续学习法律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