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忠诚可靠英勇善战的公安尖兵
消防工作是关系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自新修订的《消防法》实施以来,消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特别是基层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管理上有着新职责和新要求,公安派出所进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是《消防法》赋予的法定职责,也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内在需要。为更好地推进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笔者就常德市的基层公安派出所进行了走访和调研,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有待深化,工作机制未能理顺。新修订的《消防法》第**条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公安部第***号令第*章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时间、内容和程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少数县市公安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这项工作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多停留在下发文件、部署工作措施层面,实际检查考核所占比重小,也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到位。因责任体系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致使少数派出所和部分民警抓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认为消防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存在“上面抓一下,下面动一下”的临时应付现象,工作漂浮,形式主义突出,无法有效监管。
(二)派出所警力有限,民警消防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维稳任务的加剧,基层公安派出所担负的任务日益增多,要求日益提高。从统计数据和调查了解看,常德市公安局现辖*个分局和*个区、县(市)公安局;共有行政派出所***个,其中城市城镇派出所**个。全市共有民警****人,其中,武陵分局***人,德山分局**人,柳叶湖分局**人,西湖分局**人,西洞庭分局**人。从统计情况看,**%的基层派出所现有警力不足,乡镇派出层所正式民警仅*至*人,主要是负责维护治安、刑事案件办理、户籍管理等,而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绝大部分是兼职民警,且兼职民警的流动十分频繁,加之,消防工作综合性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业务性更强,要求从事消防监督人员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的工作经验。而大部分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民警参加消防专业培训时间少,有的甚至没有参加培训,导致其业务不熟悉,在日常防火检查工作中,常是走马观花,满足于人员到场检查了,很少下法律文书,很难发现火灾隐患。
(三)派出所职责未明确,消防监管范围模糊不清。少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想把这项关系辖区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危的工作干好,可在实际工作中,愿意管那些人员密集、设施齐全、地处闹市的场所或者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厂矿企业,容易忽视辖区内的一些小作坊、家庭式旅馆、学校、养老院等单位,甚至对社区、集贸市场、农村大屋场等也不去检查。这种管理层次不清、利益驱动、失控漏管的客观现象,导致乡镇和农村存在大量的火灾隐患,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年*月**日*时**分,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一路***号的西娜湾宾馆发生火灾,过火面积***平方米,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年*月**日*时**分,*市*区*镇*街三村一栋四层楼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平方米,造成**人死亡、**人受伤。
(四)消防管理办法不多,监管方式有待创新。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常德市消防支队深入开展了“四小”场所专项整治、“五大”行动和农村消防工作,这些工作都涉及基层派出所。但从基层派出所上报的资料和数据看,存在数据不详实、数字前后矛盾、核心资料欠缺等问题,他们上报的资料大多会通过突击性摸底获得,甚至极少数单位存在粗略估计后上报的情况,难免会有遗漏。在日常监管上,基层派出所仍停留在民警唱主角、现场提要求的层面,没有激发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单位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导致派出所的民警想尽责却力不从心、工作忙乱而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少数民警填了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或者使用派出所自己设计的表格,如果想依法办理消防违法案件,查处一些违法单位,无法依程序进行网上审批、流转,实现不了“执法文书网上走”。由此可见,派出所的社会单位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遭遇瓶颈,亟待创新和改进。
二、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对策
公安派出所布点多、战线长、涉及面广、贴近基层、熟悉情况,在基层消防工作上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规范化管理工作,努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我们在分析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完善工作机制,多举措强化监管,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创新考核督查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职责是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关键。过去,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存在人员不明确、职责不明确,从领导到民警普遍认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只要临时突击,应付检查就可以了。为改变这一现状,常德市各级公安机关明确了派出所的人员和职责,建立了考核督查机制,落实了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责任。一是公安局发文落实了派出所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个派出所设*名分管消防工作的副所长,城区派出所设*名专职消防民警,农村派出所设*名兼职消防民警。二是明确了派出所副所长、专兼职消防民警和社区民警的消防工作职责。分管副所长对全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承担辖区内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领导责任;派出所专兼职民警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承担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消防行政案件办理、火灾调查与统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等相关职责;社区民警协助专兼职民警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负责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居民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三是把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精细化考评之中,对消防监督检查、行政办案、消防宣传等工作任务进行了量化,定期组织考评。四是组织督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组织治安、消防、督察等警种,对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适时进行督查。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明确对因所领导不重视,民警消防工作措施不落实,引发重大火灾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所领导和民警的责任。例如,今年*月份,市公安局三个局领导带队对全市**个区县市公安派出所开展“三小”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察,有效的推动了专项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培训方式,提高监管能力。民警会做事是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基础。为提高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可以开展五种消防知识培训。一是集中培训。市公安局在所有治安民警轮训班和新入警人员岗前培训班上,开设了消防监督管理课程,安排消防专家进行全面、系统的集中授课。二是编印教材。例如常德市公安局组织力量编印《常德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手册》,下发到各派出所民警手中。《手册》涵盖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方法和程序等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是跟班作业。组织专兼职民警或协警分批次到消防大队上班,进行消防监督执法跟班作业培训。四是上门指导。由消防支、大队组织防火业务骨干轮流深入各派出所,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五是联合执法。可由市公安局统一组织,抽调治安支、大队,消防支、大队和各派出所人员,分组开展*-*次交叉联合执法,在实践中丰富民警的管理经验。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和实践锻炼,派出所民警普遍达到了“三懂五会”的要求,即:懂消防法律法规、懂消防技术规范、懂消防基础知识,会开展消防检查、会发现火灾隐患、会宣传消防知识、会办理消防行政案件、会网上执法。
(三)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水平。好的监管模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规范化管理中,派出所要不断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一是把社会面划分为五个管理层面,实行“层级式”、“网格化”无缝管理模式。一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市县两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管理,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辖区公安派出所列管,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村(居)民住宅区和个体工商户由社区民警列管。二是公安消防机构与公安派出所实行无缝对接。公安消防机构及时将实施行政许可的小型场所移交给派出所进行监督管理,派出所及时将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和重大消防违法行为移交给公安消防机构进行处理。三是突出监督检查重点,狠抓辖区火灾防控。派出所在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重点检查社会单位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落实情况、消防组织的落实情况、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的落实情况、消防器材设施的落实情况、消防宣传教育的落实情况。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派出所要组织社区建立消防宣传专栏,在居民区张贴居民安全防火公约,社区民警在日常警务活动中,给市民散发宣传资料,传授消防安全知识。五是建立“查、处、督”管理方法,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由社区民警负责检查发现火灾隐患,派出所专兼职民警负责核查和实施消防行政处罚,消防大队进行督促和指导。
(四)创新管理平台,提高监管效能。新的平台能提高派出所监督管理效能,为此,各派出所要积极搭建好三个管理平台。一是搭建信息公告平台。例如,武陵和德山两地的公安派出所为三小场所量身制作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公示牌”,张贴在单位或场所的醒目位置,助推了派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二是通信联络平台。为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市县两级级公安消防机构和基层派出所可建立由消防监督人员、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和消防管理人员组成的QQ联络群,在网上交流和发布管理信息,做到既提高办事效率,又方便行政管理相对人。三是搭建网上执法平台。公安派出所要开通公安消防网,建立执法用户和账号,确保民警能及时将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责令改正通知书网上录入,在网上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
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是项长期性的综合工作,只有在公安机关和消防机构的联合推动下,不断探索监督管理的新方法,采取有效举措,全面加强社会火灾防控,才能确保辖区火灾形势的高度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