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以法治思维提升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时间:2015年03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党的*大报告把法治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还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些都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如何依法行政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充分显示了党建设法治国家,消除“人治”的决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法治发展的主要方向,已经从“无法可依”转向如何真正落实“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深刻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着力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

        一、切实增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执法环境的新变化、上级部署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看待成绩,深入查找不足,找准目标定位。一要充分认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党的*大报告中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字方针,对我们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承担重要使命,必须以规范化建设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在公安执法中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法治要求。二要充分认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所系。今年我市的政府报告提出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盐城”为主题,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市公安机关理应强化主力军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运用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三要充分认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全市公安工作进位争先的重要保证。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方公安工作的运行质态。当前我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也很不平衡,尤其是少数单位领导和民警思想认识不到位,执法场所建设低水平,日常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能力素质不适应。因此我们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刻都不能放松,提高执法能力、改善执法形象一刻都不能等待,必须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以执法工作的进位争先,引领带动整体工作跨越发展。 二、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执法规范化建设是覆盖所有警种执法业务、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一要在强化执法源头管理上下功夫。源头执法直接影响到执法质量的高低,是产生执法问题和大多数涉法信访事件的根源,抓好源头就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要全面完成执法办案场所的建设任务。要逐步完善执法制度,堵塞执法漏洞,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大力加强“大平台”源头信息数据质量监管,保证受理立案、强制措施、人员处理、财物处置等执法信息客观、准确、及时。二要在强化执法过程控制上下功夫。建立对执法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的滚动排查、整改机制,通过执法考评、办理信访事项、查处民警违法违纪、问卷调查等途径方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问题。认真履行内部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核把关的监督作用,真正把重点执法环节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不留盲区和死角,坚决杜绝出现“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建立重大执法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和执法问题研判预警通报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的热点、难点执法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予以预警通报。三要在强化执法结果评价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执法公开制度,通过科技和信息化渠道,最大限度地推动执法活动的公开透明。深化执法服务软环境建设,不断创新亲民便民服务举措,倡导“服务与管理并重、规范与便民同行”工作理念。试点推行执法文化,在各地培育推出一个执法文化示范点,把执法文化建设作为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新动力,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新载体,与说理执法、“六.五”普法充分结合。大力开展示范单位创建,不断推进“四级同创”,对现有的执法示范单位逐家过堂验收,固强补弱,确保示范单位的先进性、示范性。四要在强化执法主体建设上下功夫。牢牢抓住“人”这个执法工作的第一要素,深入推进能力素质提升“353计划”,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执法队伍。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组织集中培训、实践活动、典型宣讲等方式,引导全体民警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法治灵魂根植于心、外践于行,牢固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以修订后的刑诉法、办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新法新规为重点,组织滚动培训、岗位练兵、随岗训练,着力提升民警审查讯问、调查取证、出庭作证、群众工作能力。

        三、切实转变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需要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执行力。一要加强领导明责任。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全警工程”,必须充分发挥条、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全警行动、全力争先的浓厚氛围,健全“一把手”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执法工作机制,形成主动站位、整体联动、内部互动、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二要项目分解抓推进。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进度表,实现项目管理、挂图作战、序时推进,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得到全面落实。要认真梳理、分析本地、本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现状,加强分类指导,对落后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抓整改提升。对执法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较为集中的基层所队,进行重点帮扶,帮助制定整改计划,尽快解决问题。三要选树典型增效应。对照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地培植、选树、推广一批执法规范和群众满意单位、一批执法示范岗位、一批执法办案标兵,总结、提炼、推广经验做法,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提炼工作法、设立随岗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形成规模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变一地特色为全警财富,努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均衡发展。四要严格奖惩促落实。结合执法质量考评、专项行动考核等工作,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对执法办案质量好、执法效率和各界评价高的单位和民警予以奖励。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执法制度,特别是违法违纪的,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倒查问责,严肃查处,真正把奖优罚劣落到实处,形成正确导向和氛围。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森林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公安履职能力(三)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