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管理 >> 治安警察 >> 浏览公安
  • 关于对建立动态防控新模式推动形成校园安全新常态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校园安全案事件不同于一般的案事件,一旦学生受到伤害,必然成为领导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而且还会产生传导、连锁效应,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安全工作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公安机关应当主动作为,不等不靠,探索新思路,建立新常态。笔者结合所工作的*市*分局,就校园安全工作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面临新挑战

        要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必须认识到新形势下校园安全新的风险点,牢牢把握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顾近两年发生的校园安全案事件,不难发现校园安全的新风险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恐维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我国改革的巨轮快速行进,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学校身不由己地处在风头浪尖,成为暴恐分子和极端滋事人员的主要袭击目标之一,成为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阵地之一。

        (二)食品安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校园内的食品安全更为社会关注。部分学校食堂还存在食品安全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措施不完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冷藏、加工制作、消毒等设备不完善,未落实有关原料来源、进货渠道、台账记录规定。学校周边商铺、小饭店、快捷送餐、大排档、街头烧烤摊、食杂店、超市等重点场所还存在无证经营、食品卫生状况不合格、从非正规渠道进货、销售“三无”食品等问题。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地沟油”、“瘦肉精”、非法添加等,成为导致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三)消防安全。****年以来全国学校(含幼儿园)共发生火灾****余起,全国学校平均每天发生火灾*.*起,共造成**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余万元。部分学校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标志、标识不全,灭火器材配备数量不足或失效,应急照明灯、消防栓等消防设施设备损坏未及时更换修复。学生宿舍存在私接、乱拉电线现象严重,不规范用电管理,使用未经阻燃处理的电闸板,电线未穿管保护等问题。个别学校食堂电线电路私拉乱接现象严重,食堂排油烟机及管道油污未及时清理。

        (四)网络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当前,校园网络安全保卫形势严峻:一方面信息技术在学校广泛深入应用,极大提高了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但是,一些违法犯罪份子利用学校信息化设施的安全漏洞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秩序,甚至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腐败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使其沉迷其中,荒废学业。

        二、校园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年,*市*分局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把校园安全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综治、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打防并举,综合施策,深入推进“护学岗”建设,有效维护了校园平安稳定。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民警工作质态、驻校保安配备、安全制度落实等方面也存在普遍性的问题:

        (一)工作质态未保证。在**区,学生早上到校时间大多为*点**分到*点之间,而下午放学在*点到*点**分之间,高中*点**分开始放学。护学岗时间跨度长,民警值守时间长,基层考核任务重,护学岗难以产生绩效,导致部分民警对护学岗工作持消极态度。

        (二)驻校保安未到位。*区共有学校***家,其中中学**家,小学**家,幼儿园**家。目前,仍有少部分学校无保安驻校,有的门卫和保安系一人。

        (三)安全制度未落实。各校都在辖区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建立了有关校园安全的制度,但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制度执行不力,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入校登记信息不全,事后无法查找相关人员。

        三、强化校园安全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理清责任主体,凝聚思想共识。针对民警对护学岗持有消极态度,除了应该进一步明确辖区派出所是校园安全的责任主体,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挂钩民警为直接负责人外,还应当转变思想认识,实事求是,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整合社会资源,齐抓共管。要充分认识到,虽然值守曾经是维护校园安全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新形势下,民警最重要的职责已经不是值守,而是协调校内有关安保工作,狠抓校园安全制度落实,规范视频监控正常运作,督导安保力量认真履职,指导安保人员提高能力。要组建包括辖区民警、保安、协管员、特勤、城管员、治保积极分子、导护老师和志愿者等在内的校园安全“护卫队”。

        (二)做强工作机制,狠抓执行落实。目前,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已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及周边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和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除了抓好以上制度的执行落实,亟需建立健全以下工作机制:*.校园安全志愿者力量组织奖励机制。学校安全作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应当全社会参与,弘扬见义勇为,给予奖励。**区的“家长护卫队”、“村居治保校防队”、还有由社区民警、交警、商贩共同组建的“校园安全通道”都是成功的实践探索。*.情报信息搜集深挖机制。广泛动员师生、基层治保组织和治安积极分子,深入挖掘深层次、预警性的信息,实时掌握敏感时期校内师生、员工思想动态,学校周边等重点地区矛盾纠纷,各类高危人员情况,特别是长期违法缠访闹访人员、情绪和行为偏执人员、对社会极端不满人员、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情况信息,准确采集、及时上报、妥善处理。*.进入校园身份信息核实登记机制。针对大多数学校入校登记信息不全,事后无法查找相关人员的问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进入校园身份核实登记机制,切实加固校园屏障。原则上,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实施封闭式管理,对特殊情况需要进入校园的,可以探索借鉴旅馆业管理中的身份证件登记传输模式,凡进入校园的人员、车辆一律登记、核查,并实时上传。

        (三)建立动态防控新模式,形成校园安全新常态。*.做实“三防”工程。在技防方面,设立校园围墙电子栅栏,在各楼层主要出入口和主要路段增设高清探头,在实验室、财务室、危化品仓库等要害部位设置CK报警系统,安装***紧急报警按钮,所有技防设施都在门卫室设立终端,确保安保人员实时监控、及时处置;在物防方面,高标准配备防暴头盔、防护盾牌、防刺背心、防割手套、安全钢叉、对讲机等防卫器械,做到规范使用、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在人防方面,专职保安、学校老师、安全志愿者,人员构成“三结合”,职责、制度、工作流程“三明确”,门卫室出入管理咨询、查证、登记“三步走”。*.做实安全教育。新形势下的校园安全教育,不能再拘泥于以往简单的法治课形式,应当注重“三结合”。一是安全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指导学校按照“勤学习——严训练——重体验——乐展示——成规范”的养成教育模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安全管理规章,严格自救自护技能训练,经常举行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救护培训,使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逐步形成规范。二是安全教育与教学常规相结合,指导学校坚持把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贯穿于教学常规管理的始终。利用校会、班会、团徽、国旗下讲话、橱窗、板报、电子显示屏、讲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教学设施安全、体育课安全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体系。三是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针对当前留守学生多、单亲家庭学生多、社会复杂等实际,广泛开展谈心交流、家访、心理讲座等形式的心理帮助和指导。*.做实环境净化。与城管、综治、工商、卫生、交运、文化等部门联动,着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做到“三整治”。一是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单位和医疗场所,配合文化部门规范中小学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行为,坚决查处和取缔无证照经营的书店、音像店、“黑网吧”;配合卫生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医疗场所的巡查力度,确保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加大对校园周边游艺娱乐场所、歌舞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或变相赌博的活动。二是整治完善校园周边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临街中小学、幼儿园附近设有交通标志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常态性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打击治理。三是整治校园周边治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教唆胁迫、引诱指使未成年人从事各种不良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涉校矛盾纠纷动态排查化解机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析中小企业欠资欠薪现状及防范对策
  • 下一篇:市公安局建设和谐家园工作方案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