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车管所社会管理创新“五个不放松”(二)
车管所担负着机动车、驾驶人的“源头管理,是车辆管理服务的基层单位,车管服务质量、工作效能、办公流程直接影响着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的落实,也直接影响着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影响着政府服务窗口在百姓心中的可信度。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人民群众期盼高质量服务的今天,车管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笔者认为车管所加强管理创新要做到“五个不放松”是提高“窗口”服务意识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不放松 车管工作政策性、法规性、业务性都很强,它做为公安机关的一个“窗口”服务单位,落实好车管工作是为当地大局服务,也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因此说让人民群众满意是车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车管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车管就要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还要努力践行便民利民惠民,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把执法和服务割裂开来,执法的目的是为了便民,二者要互促互进。 二、坚持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放松 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做为车管人要做到三个规范,即规范民警着装、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行为,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警服务态度不好、形象不佳,甚至工作脱岗,办事拖拉等现象。 坚持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因为车辆管理直接关系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交警的满意度。如果只讲服务不讲效率或只讲效率不讲服务都达不到车管工作标准和人民群众要求。 坚持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并重,做为车管部门就要不断采取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要求每一位车管人树立“群众小事即大事,窗口服务无小事”的工作理念。捧着一颗诚心、对群众要热心,办理过程要有耐心,各环节上要细心,才能让来办事的群众感受到温馨,从而达到文明、和谐、快捷的服务。 三、坚持教育、学习、培训,打造业务型队伍不放松 当前,车管民警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或很少接受系统培训,其职业技能、业务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加上有些民警、协勤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愿挤时间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对当前一些新的信息、咨讯掌握的不多,工作起来注重了原则性,缺少了灵活性;工作思路放不开,服务质量难提高。 车管业务更新快,年年都有涉及车管的文件出台,如何解决工作和学习矛盾是车管工作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当把车管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应放在优先地位,这好比驾驶车辆,学习是充电器,培训是加油站,缺乏了学习和培训,我们的车管之“车辆“就无法正常行驶。 工作要创新,培训要优先,要选择多种载体,多种形式,给业务能手,岗位标兵铺路搭桥,让他(她)们学中干、干中学,定期轮训,激发车管队伍的活力。 四、坚持积极筹建服务设施,走科学服务之路不放松 车管工作中,办公环境硬件投入和办公系统软件设施的达标是衡量车管服务两大基础设施。要想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坚持硬件更硬,软件做强,把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设施、相关信息等基础性办公设备落实好。实现有整洁美观的服务环境;有合理完善的服务区域;有醒目详细的办事流程;有合适的便民流程;有一流美观的行业服装的“五有”。 笔者认为如果车管服务方式方法再好、再建全,缺少赖于办公的条件和规模,有些服务措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既要抓窗口硬件、基础设施、办公窗口少等建设;还要抓服务质量、办事流程、便民措施、规范服务,使软硬件建设不断更新上位,以此提高车管窗口为民服务能力。 五、坚持车管队伍管理内外监督相结合不放松 要解决好车管队伍在思想、作风、纪律、执法、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队伍的宗旨意识明显增强,纪律作风明显改进,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达到警民关系和谐,就要加强内外监督机制。 内部要挤时间组织干警学习,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达到此目的,每位民警还要不断的认真查摆自己在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民警之间要互查摆,查思想、查执法、查纪律、查作风,从源头上控制工作中的瑕疵。 外部通过在服务窗口设置意见薄、意见箱、投诉电话等助推“听民声、解民意、结民友”的开展。聘请一些老党员,退休职工和群众代表做为义务监督员,不断把群众心声和意愿传递到车管内部,更好的建立、健全、完善执法执勤制度,使车管工作步入正轨。 车管所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而艰巨的工作,只要我们把群众的呼声做为第一信号,群众的满意做为第一标准,群众的需要做为第一行为,就能把车管工作做到位,使之健康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强有力的支撑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