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时间:2015年03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县农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村通”道路网络基本形成。良好的通行条件,有利于农民的安全出行,但是随着路况的好转、行车的方便,道路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尤其是临近省道的村镇,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周围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出行认识成为当前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一)积极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协管网络。积极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和路况信息员制度,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落实职责,逐步实施“一警(协警)一乡”工作制,同时,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各乡村治安主任和热衷于道路交通管理的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交通法规培训,发展一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员,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监控。

        (二)立足农村现有设施,做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道路“四个一”工作,在各乡镇国(省)道与农村道路连接处种植一段行道树,刷写一条安全提醒标语,危险路段设置一盏太阳能警示灯,切实使广大农村群众“增强现代交通的意识、体验文明交通的愉悦、享受安全交通的幸福”。从硬件上完善交通安全宣传设施,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村办、场办、乡办的办公场所,刷写道路交通安全标语;在村、乡务公开黑板上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板块,增设交通信息专栏,并及时做好信息更新,在田间、地头已设置的责任承包牌上,特别是临近国道、省道路口的责任牌上,写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使国(省)道沿线农村群众,墙上能看,耳边能听,平时能讲,出门有人提醒,达到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事故的目的。

        (三)以农村学校为基地,把交通安全宣传文章做足。现在农村多以独身子女为主,孩子在家庭中的分量重,应抓好学校教育这个重要环节,把每个中、小学生培养成道路交通安全的宣讲员,实践者。通过学校教育辐射到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一是培养交通安全宣传员,在每个班培养3至5

        名品学兼优的交通安全宣传员,主要职责是组织本班或小组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宣讲道路交通安全常识。二是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课外活动。民警与学校辅导员一起组织学生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编排道路交通安全儿歌、顺口溜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三是发挥学校板报作用,在好人、好事、遵守纪律一栏中增设交通安全标兵,激发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积极性。做好学校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发挥长久的社会效益。

        (四)结合村风、民俗宣传交通安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针对农村地区群众接受信息渠道贫乏的特点,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宣传方式,多措并举地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将发生在农村道路的每起重大事故,制作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资料,深入浅出地剖析事故案例,阐明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通过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站,深入各村广泛发放,依托全市农村客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候车亭对农民进行宣传,制作候车亭宣传牌、永久性“温馨提示牌”,发放学生安全出行“小黄帽”,摸排掌握有影响驾驶安全嗜好的驾驶员,实施民警、家属、单位的全方位监督,在节假日、恶劣天气或者了解到其正在饮酒、打牌时,通过上门打招呼、打电话、发送手机短讯等方式,实施“点对点”安全提醒,在各乡镇、村庄的出入口增设了指路标志,在中小学路口施划人行横道线,增设“注意儿童”警告标志,有针对性地开展每周一条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每月一个典型案例的宣传,以增强农民的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并在辖区道路主干道、收费站、加油站、乡村、学校、企业等显要位置刷写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在广大农村地区,时逢庙会、赶集,人员聚集较多,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如设置流动交通安全宣传站,散发交通安全传单,播放交通安全光碟、广播,展示安全卡通宣传画,宣讲交通案例。

        (五)结合交通事故搞宣传,以案释法。农村发生事故后,总会引起许多群众围观,交警等执法部门在处理完事故后,可以在现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分析道路设置情况,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分析此次事故原因,引起群众对交通安全的关注。以案释法的措施可以让农民群众对违规行为造成的事故后果一目了然,增强了宣传的震慑性,有利于农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范。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当前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 下一篇:关于侦破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几点体会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