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交警执勤执法中遭遇不法分子袭击时的应对策略
警察事业是一项特殊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同时,也应该保障民警自身在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利益。下面,笔者抛砖引玉,通过与同事沟通、结合自身在基层大队路面执法中的经历,就交警经常在执勤执法中遭遇不法分子袭击的原因和对策做粗浅分析。
一、交警执勤执法中遭遇不法分子袭击的原因。 1、交通参与者素质偏低、配合执法意识浅薄。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文明程度普遍偏低,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配合交警工作的意识不强,许多机动车驾驶员对交警的执法行为不是积极配合、主动改正,而是胡搅蛮缠,辱骂、威胁、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少数围观群众反而帮助交通违法驾驶人向交警求情,有的还对交警冷嘲热讽、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排挤交警执法,一度恶化现场气氛。 2、警察形象尚未树立,执法不严惹群众不满。个别民警长期以来执法不严格、缺乏公正和一视同仁,是交警自身难以树立起执法威信的一大因素。单位领导、亲戚朋友的说情,使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变成一般交通违法、一般违法行为变成了没违法;该处罚的不处罚重处罚的变轻处罚,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滋生不满情绪。由此,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威信扫地,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便可想而知。 3、某些政府机关作风不正,上级部门支持不足。个别权力部门、政法部门、军事部队的车辆和驾驶员,自恃单位有权在手,无视交通法规,我行我素,开“霸王车”,交警一旦对他们秉公执法,便撺掇单位对交警“抖牌子、使性子、卡脖子”。而某些上级部门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能给基层交警有力的支援,严重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在执法中的困惑及精神负担。 4、尚有基层交警装备欠缺,导致路面违法行为证据不足。上路执勤的民警不能做到照相机、录音笔等取证工具人手一台,道路监控也未形成点线面结合,使违法人在交警执法时要求出示证据、胡搅蛮缠,导致正常执法陷入尴尬局面。 5、个别驾驶人瞅准“文明执法”的空子。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行动使个别驾驶人狐假虎威,认为警察必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徒增了阻挠执法的嚣张气焰。有的甚至故意激怒交警,好使其“不”文明执法,肆机逃脱追罚。 二、交警如何应对执勤执法中不法分子的袭击 作为交警队伍来说,执勤执法过程中遭遇不法分子的袭击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必须针对各地实际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从多方面入手,努力建成一个合法、有序、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执法环境。 1、加强源头管理,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加大宣传教育等源头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市民尤其是广大司乘人员的交通素质和法制观念是解决交警执法难的根本性措施。 2、正人必先正己,确保执法公正。各级交警部门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教育,制定一套完备的严格公正执法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监督制度,杜绝说情风,严肃查处徇私包庇、贪赃枉法、敲诈勒索等违纪行为,形成一个严格、公正执法环境。 3、加强装备建设,增强物质保障。必须重视交警执法装备建设,为路面执勤民警合理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工具,提高执勤民警的反应能力;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切实加快科技强警步伐,配备齐全“流动电子警察”、“电子眼”、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枪、数码摄像机等科技管理工具,利用其监控、抓拍、记录交通违法,固定证据,避免执法中因争议而引起冲突。同时,要为一线执勤交警配备必要的警械,提高民警自我防范能力,以防被不法分子袭击。 4、加大处罚力度,重树执法权威。在执法过程中对于驾车逃跑、拒不出示证件和谩骂、侮辱民警等拒绝民警检查、阻碍民警执行公务和使用殴打、开车撞击等暴力方式妨碍民警执行公务者,坚决依法严办,严重的交由刑侦、治安部门,将交警执法权威重新树立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局面,莫教违法驾驶人再钻“文明执法”的空子。 5、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提高民警工作激情。从管事率、遵章率等多个方面对民警的工作进行考评,不能简单将投诉量与民警工作业绩挂钩,在倡导文明、规范执法的同时,用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民警从严管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鼓励民警严格执法、公正办案。对民警做必要的心理辅导和精神抚慰,帮助民警放下思想包袱,解除心理压力,积极投入工作,消除基层交警在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情况下产生的紧张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