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森林公安如何从严治警、从优待警
在以“警务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建设”活动中,梁河县森林公安局始终坚持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打造一流森林公安队伍”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落实,不断提高了森林公安队伍适应新时期林区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新时期森林公安如何开展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努力构建队伍管理长效机制,为“三项建设”的蓬勃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结合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从严治警,打造一流队伍 (一)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凝聚力。在“三项建设”中,基层森林公安要通过规范执法教育,全面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队伍管理水平,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化解矛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树立党支部的威信。同时,在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中,注重提升每位民警的自身素质,做到“克服软管理,提升软实力”、“克服空说教,坚持抓落实”、“克服拖拉散,坚持限时办结制”、“克服浮焦躁,坚持深入抓调研”。 (二)、着力加强民警的学习教育,努力打造学习型森林公安队伍。在“三项建设”中,基层森林公安要定期组织民警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林区管理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级公安机关各个时期开展的各项专项教育活动文件会议精神,学习业务、相关法律法规,适时召开民主生活会,落实民警交心谈心制度,随时掌握民警思想工作动态,在民警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风气,对后进民警重点帮扶、定期交心谈心,推进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三)着力培养民警爱岗敬业精神,树立队伍的良好形象。在“三项建设”中,基层森林公安要教育民警必须牢记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多掌握一些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森林公安服务于民的意识,维护林区社会治安工作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去工作,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要求广大民警必须做到严格执法,规范程序,加强服务,礼仪在先,使群众满意。 (四)着力强化制度管理,不断规范民警的行为习惯。在“三项建设”中,基层森林公安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力推行目标精细化管理,加强民警职业道德养成,坚持抓好制度的执行力度,从实处、细处规范各项要求,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真正做到“四心”要求,即:民警遇到复杂问题要“静心”,遇到群众有困难要“热心”,遇到业务不清的要“耐心”,为民服务要“诚心”;同时要加强目标考核,对各中队、派出所和民警坚持实行“月考、季考”制度,从队伍建设、执法服务、思想行为、内务管理、环境卫生等全方位进行考核、督察和通报,把考核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采取多种形式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着力加强廉政建警,努力提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在“三项建设”中,基层森林公安要建立健全民警廉政档案,定期与民警进行廉政谈话,坚持“五条禁令”和党风廉政建设月讲评制度不动摇,定期组织民警观看党风廉政建设和公安队伍建设警示教育片,对及时发现的违纪苗头及时谈,对思想情绪变化大,影响工作的民警重点谈,及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信息,不断提高民警的防腐意识,为建立一流的森林公安队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从优待警 ,构建和谐警营 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如何管住人、用好人、激励人,基层森林公安要以构建和谐警营为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从严管理与从优待警相结合、规范行为与温暖警心相结合,促进队伍规范、稳步、长足发展。领导要常怀爱警之心,常谋优警之策,常为利警之事,从细处、实处、深处落实从优待警举措,解决民警后顾之忧,激发民警工作热情,挖掘民警行为潜力,营造了融洽、和谐的警营氛围,为维护林区社会治安工作夯实根本。 一要详细掌握民警的家庭情况。 要从全面了解民警的基本情况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通过与民警交流谈心、与家属联系沟通、向民警原所在单位调查询问等方式,深入了解民警的思想、性格状况,家庭情况,重点掌握民警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建立民警基本资料台帐,为针对性地实施队伍管理,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提供了依据。 二要加强谈心交流,与民警坦诚相待。要切实建立与民警交流谈心和与民警家属联系沟通的制度,班子成员每个月至少与两位以上民警交流谈心、与一位民警家属沟通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上下级的那种谈话,更是朋友之间的坦诚相见。在与民警交流谈心时,领导更多的是充当一名倾听者,倾听民警对于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时事政治、理想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在与民警交流时,要努力做好一名引导者,对于发现的不良思想苗头或者思想顾虑,要细心地加以引导、开导和安慰,切实解决民警的思想问题,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要与民警家属建立畅通的联系沟通渠道。可以统计民警家属的生日,每逢家属生日或者重要节假日,领导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发短信送上一句温暖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以此寻求家属对森林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征求家属对森林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通过不定期家访活动,加强与民警家属联系沟通,实现民警家属主动协助单位做好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和教育。 三要拉近距离,与民警建立朋友式的上下级关系。警营氛围是否融洽,关键要看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是否融洽,提高领导水平,讲求管理艺术是融洽上下级关系的重要手段。在与民警的相处上,领导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感情,既要批评教育、更要鼓励肯定,既要严管、敢管,又要努力做到善管、会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部置工作时,领导要坚持“抓大放小”,一般只明确规定工作任务和目标,提出工作要求,在具体落实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不做细致要求,这样做,既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又可以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民警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民警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作为基层领导,要准确把握既是指挥者、又是执行者的定位,坚持身体力行,率行垂范,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努力做好,在潜移默化中,民警会把领导当成知心的朋友,心近了,相处起来也就更加融洽了。 四要从实际出发,竭尽所能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从优待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使民警真正享受实惠。一要搭建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尽力满足积极要求上进民警的政治愿意,让那些肯吃苦、肯钻研、肯创新,能干、会干的民警脱颖而出,走上部门领导岗位。要建立并完善了岗位激励机制,使每个岗位的民警都有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形成大竞争、大上进的良好氛围,激发队伍活力。二要切实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定期组织民警进行了身体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全面掌握民警的健康状况,使民警全身心的投入到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的事业之中。三是科学安排勤务,保证民警劳逸结合。要在充分研判辖区林区治安形势、听取民警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重点林区、重点警情的需要,合理安排勤务工作,将警力用在“刀刃”上。在充分做好内部挖掘的同时,还积极与公安部门、林业、乡镇等单位联系、沟通,加强工作协作,密切工作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外部协调力量,弥补警力不足。同时,大力推行林区管理社会化进程,依托森林防火宣传,发动社会各单位、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林区管理,有效缓解森林公安孤军奋战的辛劳。 三、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要正确处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关系。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是互为依托,不可分割的,从严治警是从优待警的前提,从优待警是从严治警的保障。只有加强从优待警,才能切实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二要正确处理从优待警与无私奉献的关系。森林公安是特殊的群体,既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不能不讲合理的物质待遇。森林公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理应得到合理的物质待遇。三要正确处理单一从优待警和综合从优待警的关系。从优待警也要坚持"两手抓",既要从物质待遇上实实在在地体现出对民警的优待,更要从精神上、从政治上最大限度地给民警以关爱,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制度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