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纪检监察 >> 浏览公安
  •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公安民警纪律作风建设

    时间:2015年04月0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年来,*公安机关通过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专项活动、“慵懒散”专项治理活动,“作风建设年”、“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专项整治行动等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全市公安民警在思想意识、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工作,民警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显著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通过执法规范化建设,民警整体素质和执法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加强了警民和谐关系建设,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各项中心工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近期省厅、市局督察通报中,极少部分公安基层民警依然存在执行力不强、警令不畅、工作作风漂浮、组织纪律不严等问题。正确面对基层民警存在的问题,是抓好纪律作风建设的关键,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基层民警纪律作风建设和大家作一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警在纪律作风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同时又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冷、硬、横、推”现象依然存在。在少数民警执法办案、为民服务中表现为对群众没有耐心、热心和真心,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对群众不关心,对群众工作不重视;部分民警在工作中搞区别对待和弹性执法,对一些身份特殊的人群大搞热心服务,对普通群众却冷漠对待,不能做到公正执法、清廉执法。

        (二)执行力不强、警令不畅,作风涣散。一是个别民警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执行政令警令速度慢、效率差。上级机关的指令到了某些民警职责环节被卡住,下级上报的工作报告不能传递,耽误了工作时机。二是少数民警存在人云亦云,说话不负责任,喜欢搬弄是非,在队伍中传播小道消息,说不团结的话,做不团结的事。少数民警认为“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面对组织安排的工作和督察,总能想尽花招敷衍了事。

        (三)思想平庸,得过且过。少数民警思想消极,在工作中表现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对待工作消极应付,交差了事,宁愿当和尚去撞钟,一些基层所队长疲于应付,对待工作消极懈怠,不求做好,只求过得去就行,缺乏创新精神,解决问题往往还是老办法,说的多,做得少,形式主义严重。

        (四)工作作风漂浮。个别领导和民警工作不在状态,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研究和开展工作;有的民警图轻松,享清闲,遇见工作就推脱,不愿干事,不想干事;精神面貌较差,对单位工作不关心不热心,凡事与己无关,总是怨天尤人。

        (五)执法不严,违纪违规时有发生。一是少数民警不严格履行执法程序,执法随意性大,重执法的法律效果,轻执法的社会效果,在执法中与群众发生冲突,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二是在遵守警令警纪警规方面,尽管三令五申,有些民警对“五条禁令”、“三项纪律”依然不闻不问,甚至在办事过程中出现“吃拿卡要”违纪行为,并存在侥幸心理。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重视程度底,思想教育滞后。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思想教育无疑是重要抓手,民警出现纪律作风方面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警受拜金主义、奢侈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将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抛诸脑后,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存在“重业务、轻队伍”的观念,一方面,狠抓公安业务建设,强化执法办案,下达破案指标,死盯破案率;另一方面,放松队伍管理,往往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队伍管理疏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警纪律作风涣散,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甚至违纪违法。

        (二)信念不坚定,心态压健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负面效应也不断呈现,特别是当前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警察队伍各种福利被取消,收入减少,与金融、IT产业等高收入人群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一线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已成常态,心里上产生厌倦工作的情绪和不平衡思想,渴望提高收入待遇,但又无正常合法渠道,便出现了利用职务之便产生的权钱交易等违法事件,归其原因乃是人民警察的宗旨信念不坚定从而导致的心理失衡所致。

        (三)监督检查不到位。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和民警对执法监督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执法监督“没必要”,要么就是“走过场”,觉得可有可无,甚至觉得是浪费时间,增添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认识上的盲区。二是责任追究不到位,内部监督往往碍于“工作关系”、“同事关系”,处理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如2012年公安部通报的全国公安机关违反“五条禁令”案件中,全部案件均为公安部暗访检查中发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未上报内部违令案件,可见内部监督责任追究情况形势严峻;同时,外部监督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外部监督力量相对薄弱,没有形成有效机制,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三、加强民警纪律作风问题的对策

        只有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才能真正加强公安民警纪律作风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责任。笔者认为,一是只有领导重视,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一把手”重视民警纪律作风建设,并采取措施,亲自抓,亲自过问,此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才能取得实效,所以,领导重视势在必行。二是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务必高度重视,“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充分发挥“一把手”亲自抓、带好头、做表率、严督导四个方面的作用,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高位推动、有序推进。

        (二)突出重点,善于总结。一是要善于调研,通过深入基层,与民警谈心,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掌握本地民警思想动态,突出问题存在的主要方面,结合具体实际,研究部署民警教育管理工作,通过正面引导,良性互动,提升民警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及时总结纪律作风建设中的好方法,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在借鉴时注重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坚持依法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大胆创新管理方式,增强队伍活力,激发民警工作热情。

        (三)推进制度建设,堵塞执法漏洞。一是要加强公安民警在执法中实体和程序上的规范化建设,对执法中容易出现违法违纪的环节作出明确规定或规范性说明,堵塞因执法为题产生的违纪违法行为。二是深入推进公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确保“人、财、物”有效监管,加强廉政风险点排查,将各警种、各岗位、各职级在执法办案、行政管理等方面容易引发问题的风险点疏理出,并由领导和民警签订责任书,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确保民警安全执法、文明执法。

        (四)发挥职能,强化监督检查。一是强化纪委督察的监督职能,狠抓民警工作中存在的“冷硬横推”和内务管理“稀拉松”现象,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庸懒散”等突出问题,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运用组织纪律手段,严肃问责和处理,以铁腕治警的气魄,坚持“绝不姑息放纵,不搞下不为例”的原则,减少队伍管理盲区和死角。二是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可编辑制成视频资料,适时对组织全体民警观看,并组织学习讨论,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五)加强从优待警工作。一是要确保民警工资福利待遇及各项从优待警措施的落实,同时努力解决好民警的实际困难,促使广大民警安心本职、珍惜岗位,增强民警遵规守则的自觉性。二是要保护好民警的身心健康。严格落实好民警体检和休假等制度,特别是要采取有力措施为民警心理减压,化解心理障碍,使民警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三是要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民警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广大民警良好的道德情操,使民警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有效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新时期消防部队支队级党委班子纪律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浅谈“纠‘四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