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纪检监察 >> 浏览公安
  • 关于如何提升纪律作风教育质效的思考

    时间:2015年04月0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纪律作风的养成教育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完成各项公安实战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质效直接影响到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可以说是一支公安队伍高效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公安队伍的纪律作风教育已经成为各地各级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常态工作,但是其效果却不如人意。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升纪律作风教育的质效作以下粗浅的思考。

        一、当前纪律作风教育工作的主要不足

        一是基层领导认识程度仍然不够。在各级公安机关的工作计划中,都可以看到队伍纪律作风教育的内容,并大都通过纳入考核等方法加大其工作推进力度。但是从实际工作看,很多基层所队领导对纪律作风教育存在忽视心理,认为这项工作只是形式,可有可无,认为有那么多案子要破、基础工作要做,哪有时间去搞纪律作风教育,对此项工作普遍存在应付心理,而没有认识到良好的纪律作风正是抓好各项公安实战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二是方式方法没有创新。这么多年来,纪律作风教育的方法基本没有变化。如常见的纪律作风教育集中活动中,动员部署、学习讨论、问题排查、落实整改是普遍适用的四阶段措施,就连学习讨论内容也是“千年不变”,其工作方法可以延用到每次的集中教育或整顿活动中,让民警出现严重的“审美疲劳”。

        三是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当前的纪律作风教育工作最常见的形式是集中开展活动。通常在队伍纪律作风出现具体问题后,就会组织开展一次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这种突击性的活动是必须的,也有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但其长期效果却不如人意。纪律作风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所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纪律作风教育长效机制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是民警对纪律作风教育普遍存在“疲劳心态”。民警对纪律作风教育的“疲劳心态”甚至排斥心理在大部分的公安基层部门都能看到。

        二、形成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

        在信息和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思想复杂、个性突出是大部分民警特别是年轻民警的特点,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多元造成各类思想、观念对民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思想教育、纪律作风教育等政治工作缺少与时俱进的方法创新,单一、缺乏创意的教育方式使大部分民警对纪律作风教育出现“疲劳心态”和应付心理,其质效在信息爆炸、思潮多元的当下明显偏低。

        三、提升纪律作风教育质效的途径和对策

        一是建立完善纪律作风教育长效机制。将纪律作风教育纳入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育内容、主要措施和工作目标,便于基层所队按计划执行;明确纪律作风教育的牵头部门,在党委领导下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该项工作;提高纪律作风教育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对重点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提高基层单位和民警对纪律作风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是创新适应新形势的教育模式。在坚持警示教育、典型示范等传统有效措施的同时,拓宽思路,紧密结合当下信息时代的特点,正视民警的多元化思想,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载体开展民警喜于参与的教育活动,如以微博、论坛等形式开展网上读书、讨论等,逐渐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良好的纪律作风,逐步营造警营新风正气。

        三是强化各级领导的纪律作风教育责任。强化各级领导的“一岗双责”职能,明确“一把手”的纪律作风教育职责,在抓好日常教育的同时,及时了解掌握民警的思想、作风动态,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

        四是适时开展专项整顿,确保突出问题不漫延。对工作中发现的纪律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整顿,强制整改、强行入轨,在最小范围内消除问题根源,确保问题不漫延,不发展。

        五是加强监督,确保纪律作风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牵头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层所队纪律作风教育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指出工作不足,帮助基层所队剖析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纠‘四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 下一篇:推进公安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四转一强”的对策与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