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开展反浪费反奢侈专项整治行动
为认真贯彻*、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八项规定”和*委、市委和上级公安机关改进作风新规定,按照市纪委《关于开展反浪费反奢侈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以“弘扬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反浪费反奢侈专项整治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廉政准则》相关规定,切实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认真解决公务活动中存在的追求享乐、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等问题,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作风。 二、总体目标 认真组织广大公安民警学习*、*以及*市、**和市局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控制“三公”费用支出的有关规定,使广大民警清醒地认识到奢侈浪费行为的危害性和顽固性。通过专项整治,积极探索有效的增收节支方法措施,建立健全从严从紧的财政支出体制,改进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切实增强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在*公安系统形成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风尚。通过专项整治,确保****年度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与运行费用只减不增,公务接待经费和会议经费预算压缩*%。 三、整治范围 各市(区)公安局,各分局,市局各部门。 四、任务要求 (一)规范公务用车。开展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专项治理,强化车辆配备使用管理,推广GPS定位,制定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管理有关规定,严禁公车私用,严禁超标准或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警务保障、警务督察、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车辆配备、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加强违规车辆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项违规行为。 (二)规范因公出国(境)行为。严禁用公款旅游或变相公款旅游,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人数和经费预算数,严格执行量化审批制度和任务与经费联动审批制度,加强公务人员因公出国(境)备案管理,备案内容包括因公出国(境)任务、时间、前往国家(地区)、邀请方、经费来源及出访人员的相关情况。严禁无实质内容的因公出国(境),严禁报销因私出国(境)费用。 (三)规范公款接待。认真执行*和*、市有关招待费、差旅费报支规定,重点整治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接受超过规定标准的接待,或者超过规定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的行为。严禁违反规定进行公务招待、巧立名目和利用学习开会之机互相宴请、赠送礼品、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宴请私人亲朋好友。对于必要的公务宴请,严格规定标准,能俭则俭。 (四)精简会议。认真执行党政机关会议管理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经费、人员、时间,严格执行相应的食宿标准。除确有必要之外,严禁在宾馆、饭店和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严禁将与会议无关的经费开支列入会议经费报销,严禁向下级和所属单位摊派会议费用。 (五)控制办公场所建设。认真执行党政机关新建和购置楼堂馆所的规定。严禁巧立名目规避审批新建和购置楼堂馆所。严禁超标准使用办公室、豪华装修办公室、超标准配备高档办公家具。对于已批准并开工的在建项目和维修改造项目,要按照“节约、节能、实用、环保”的原则,严格按照批复概算组织实施,有效压减建设成本。 (六)加强财物监管。会同警务保障、审计部门,督促各市局(分局)和市局各部门用好管好财政资金,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严禁滥发津贴。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逐步实现公务接待经费公开。 五、方法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从****年*月下旬至****年**月,按动员部署、自查自纠、组织检查、建章立制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月至*月)。 采取召开会议、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市和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开展厉行节约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月至*月)。 各地、各部门对照整治工作内容要求,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检查纠正本单位在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检查纠正在财务制度、执行中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是否存在“小金库”的问题;重点检查和纠正会议审批、公务接待等方面是否存在违规问题。 (三)组织检查阶段(**月至**月)。 采取抽查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组织领导不力、自查自纠不到位的单位,给予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并依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要根据专项整治要求,查问题、查原因、定措施、定责任,公开承诺,落实整改。 (四)建章立制阶段(**月)。 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各项规章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市局成立反浪费反奢侈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纪委,负责制定奢侈浪费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督促检查、综合协调、情况汇报、信息交流和面上的工作指导。所涉及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好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各职能部门要从加强行政管理入手,认真查找本部门在机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动奢侈浪费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监督,严格纪律。要加大监督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采取普遍检查、重点抽查和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工作不力的,要查明原因,限期改进。对检查中发现的奢侈浪费问题,要坚持纠正为主、教育为主、总结经验教训为主的原则,把思想教育和自我纠正贯穿始终。要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措施,严格执行纪律。对违反规定但情节较轻,没有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并能通过对照检查,进行自我纠正的,不再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对问题较为严重,自查自纠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特别是要对不认真自查自纠、隐瞒不报的,要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三)讲究方法,注重实效。要把制止奢侈浪费与反腐败工作相结合,把完成阶段性任务和长期作战相结合。既要突出重点,扎实有效推进工作,使奢侈浪费专项整治工作在一些方面或领域取得先期效果,又要将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既要注重治标,又要立足治本;既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又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对工作中把握不准的问题,要严格按照程序请示。 (四)重点指导,及时通报。各级公安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控减公务开支任务重、难度大和“三公”经费明显增加的地方和部门,要上门调研、分析原因,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重点对违规车辆处置及落实公务用车新编制情况进行检查。每季度第一个月上旬,各地和市局各部门要将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书面报送市局整治办公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