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夏季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道路交通秩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夏季夏季马上来临,气温升高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极为容易发生,成为夏季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如何有针对性的落实宣传工作,对有效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夏季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分析。
*、酒后驾驶突出。在夏季,一些人喜欢聚伙在路边的大排挡、酒馆、饭店划拳斗酒,这种以饮酒消暑的方式较为常见。几个人直到搞的面红耳赤方罢休,跌跌撞撞地钻回车子,为了炫耀自己酒量好,证明自己没有喝醉,驾驶员兴奋地踩足油门,由于饮酒后,人体血液里酒精会起麻痹的作用,直接导致人体的手、脚触觉不能正常地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此外,饮酒后还会使人体视像变的模糊,无法正确判断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危险就不言而语。而一部分驾驶员知道开车是不能喝酒的,但面对朋友的劝唆、怂恿,再加上自己思想意识上的不坚定,就产生了疏忽、侥幸的心理,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喝得找不到北也就不足为奇了。夏季预防酒后驾驶迫在眉睫。
*、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普遍。在冬季时,部分摩托车驾驶员因为戴上安全头盔可以给脸部带来些暖和,才愿意自觉戴上安全头盔,但到了夏季,天气恰恰相反,摩托车驾驶员戴上头盔会比较闷,自然而然地摘下了安全头盔或者就不随车携带,而是采用高速行驶以求迎面带来的凉快。假如在路面遇到交警设卡检查时,他们会在检查卡点不远处,及时戴上安全头盔,等通过检查后,又“自觉”地摘下。在他们眼中,戴上安全头盔等于给交警个面子,应付交警检查而已,完全没有意识到戴上安全头盔,
可以有效地保护驾乘人员的头部,减轻伤害程度,对保障生命起到重要作用。在这特殊的季节,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货车超载、超速频繁。在夏季,人流、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道路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一些驾驶人因为怕白天开车太热,就趁着凌晨、晚上时间段多拉快跑。一来可以弥补白天没有拉货的经济损失,二来还可以错开交警部门的上班时间。而货车司机更大胆的是,经过禁止命喇叭的居民住宅区时,乱鸣喇叭,严重扰乱居民的休息,引来不少投诉。此外,由于夜晚视觉效果明显比白天低,而一些处与报废边缘的货车机动性能差,转向灯损坏也不更换,还存在侥幸意识地继续拉货。而一些货车驾驶员认为自己驾驶的车高档、且安全性能特别好,开起车肆无忌惮,随意超速。
*、疲劳驾驶增多。夏季是疲劳驾驶的高发期。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产生疲倦感。尤其在驾驶室里,因为空间比较窄小、空气循环不畅,相对气温更高,再加上路面反光刺眼,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反应,导致面对突发性的交通情况时,处理反应能力下降。同时,驾驶员的心理情绪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行车时容易急噪,卤莽闯红灯、斗气争抢行道或干脆在禁止停车的路旁阴凉处停车,造成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混乱,存在着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预防各类交通事故科学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加强路面管控力度的同时,还应针对性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确实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二、针对性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加强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酒后禁驾。交警大队应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全面动员开展“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宣传教育活动。并联合当地政府、城管、工商等相关部门主动深入到路边的大排挡、酒吧、饭店等涉酒场所,对规范合格的酒店,向其酒店、餐饮负责人传达酒后驾车的危害,酒店方面愿意配合达成共识后,赠送给酒店、餐饮店“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温馨提示牌,将其摆放在显眼的过道和大厅醒目位置,此外在餐桌上还摆放“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温馨标签。交管部门更应借助新闻媒体这一宣传平台,充分发挥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拓宽宣传面,在电视上定时插播酒后禁驾公益广告在广播电台对典型的酒后驾驶违法典型事例进行剖析,把“酒后禁驾”意识融入每个群众的心中。
*、开展专题讲座,提高认识。针对摩托车驾驶员保障生命意识的淡薄和对生命安全预防认识的不足,公安交管部门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摩托车事故案例,制作成图板的形式,通过多功能宣传车积极深入到单位、社区、农村、车站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讲解摩托车驾驶技巧和驾车道德,同时结合事故摩托车的残骸和科学对安全头盔的检测认证,形象地对戴与不戴安全头盔所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分析区别,让摩托车驾驶员和广大交通参与者真正认识到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造成事故的严重性,切实提高广大摩托车驾驶员的防范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摩托车驾驶员的麻痹大意和主观意识上存在的疏忽。
*、广泛宣传,扭转“双超”混乱局面。针对货车驾驶员的心理,交警部门在开展路面“双超”整治的同时,应主动深入到货运单位,对所属负责人进行“洗脑”,灌输交通安全意识,转变他们只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忘记交通安全的错误观念,寻求到负责人的配合,定期在该单位认真开展机动车超速超载的危害性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专题宣传,不断增强货运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同时对个别顽固的货运驾驶员进行单位谈心,改变其刚硬作对的态度。
*、依托“五进”,预防“三超一疲”入人心。交警部门应以收费站、加油站等宣传据点,联合相关单位,力所能及地为驾驶员提供茶水、休息场所等服务,以缓解驾驶员长时间驾车所带来的疲惫。此外,还应充分运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图片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三超一疲”的危害性,使广大群众引起高度警觉,能够互相监督。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还应有重点、针对性的对运输企业、车主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长途客运单位的驾驶员、车主,车内配备必要的清凉食品和解乏药品外,还应时常以谈心提醒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三超一疲劳”专题教育,确实增强驾驶员对疲劳驾驶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三超一疲”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