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推广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时间:2015年04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交通事故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已被公认为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公害。而在交通事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引起的。笔者就如何推行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运用,降低事故发生率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推广的紧迫性

        (一)是道路交通现状的需要

        疲劳驾驶对安全的影响,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据了解,全世界范围内,超过**%的公路交通事故和约**%至**%的铁路交通事与驾驶疲劳有关,疲劳驾驶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警觉性、应变性及安全驾驶能力,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在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驾驶员疲劳驾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还是国道、省道、县级、乡级、村级道路中,疲劳驾驶因其事故发生率高、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程度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行车安全。

        (二)是科技强警的需求

        近几年来,公安部推行科技强警战略,初步改变了公安机关技术装备落后的局面,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公安机关已蔚然成风。逐步建立起来的具有现代科技水平的公安队伍,让广大民警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也感受到科技强警的重要性。对于疲劳驾驶的道路交通违法现象,目前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就是上路查处。当前,全区交通警察普遍存在着警力不足的现状,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建立,顺应了时代的召唤,沿着科技强警之路,为当前的道路交通管理伸出了援手。

        (三)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自身的优势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是指一旦驾驶员精神状态下滑或进入浅层睡眠,该系统会依据驾驶员精神状态指数分别给出语音提示、振动提醒、电脉冲警示,警告驾驶员已经进入疲劳状态,需要休息,同时自动记录相关数据,以便日后查阅、鉴定。该系统的作用就是监视并提醒司机自身的疲劳状态,减少司机疲劳驾驶潜在危害。

        我国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研究目前已经有所成就,比较成型的是通过传感器测量驾驶员驾驶时方向盘、踏板等的运动参数来判别驾驶员的安全因素,发现方向盘的操纵情况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有一定的联系,方向盘较长时间不动,说明驾驶员在打瞌睡。

        二、推行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建议

        (一)宣传先行

        任何一项新事物的施行,前期都需要宣传先行,相关部门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制定有力措施,采取各种方法,架起推广宣传的主要力量。要认真做好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宣传,并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在社会上积极鼓励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应用。

        首先,交警部门要开展对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对疲劳驾驶危害性的认识。酒驾对道路交通危害已是家喻户晓,这既得益于“醉驾入刑”的法律规定,也得益于社会对酒驾铺天盖地的宣传。驾驶员疲劳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性不亚于酒驾,因此,要像开展酒驾宣传一样在辖区大力开展对疲劳驾驶危害性的专项宣传,广泛结合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重点开展对疲劳驾驶的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等多媒体宣传,在辖区掀起对疲劳驾驶宣传的热潮,让辖区群众特别是广大车辆驾驶人都熟知疲劳驾驶的危害性,积极鼓励广大驾驶员使用疲劳驾驶预警系统,避免疲劳驾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疲劳驾驶。

        其次,工商、质检部门要结合平时工作业务,加大对车辆安装疲劳驾驶系统的鼓励力度,倡导车辆完善疲劳驾驶系统。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汽车销售企业的日常监管,采取鼓励政策,对车辆完善疲劳驾驶系统的企业,要依据相关政策进行鼓励补贴,促使企业纷纷向政策靠拢,落实疲劳驾驶系统社会化。

        (二)加强管理

        预防疲劳驾驶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虽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的应用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走在趋势的前沿,加强对疲劳驾驶系统准入制和安装、使用的管理。工商、质检部门应加强准入制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指标进行检查,确保流入市场的都是安全、有效、合格的技术。交警部门应加强查处劝导,在上路执勤时,对于未安装疲劳驾驶系统的驾驶员进行口头劝导,逐渐落实到疲劳驾驶系统作为车辆一项必备的安全设施,普及到所有车辆,从而有效防范因疲劳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能通过设备辅助,起到提醒车主的作用,但并不能精准地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个人的自觉始终是防范交通事故的良药。当然,在现有警力的基础上,应通过优化警力配置,落实科技强警政策,依靠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全范围覆盖,提高应对疲劳驾驶违法行为的预警能力,从而不断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
  • 下一篇:破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薄弱问题刍议(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