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派出所如何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辖区和谐稳定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狠抓基层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立场坚定,勇于拼搏,执法公正的人民警察队伍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派出所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是公安机关的重要对外窗口,同时也是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综合实体,是贯彻落实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的关键环节。基层派出所如何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重点。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工作,总结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立足公安职能,确保社会稳定
年初以来,我们通过开展“大走访”、创建人民满意活动和实行警务公开、便民利民服务,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以摸排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通过入户走访、警民恳谈等,掌握社情民意,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解决治安突出问题为重点,对案件多发地段和治安复杂地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治安巡逻和法制宣传,震慑违法犯罪,教育群众。对摸排的治安突出问题,确定专人,靠上工作,着力消除社会治安隐患。我们以治理公共安全隐患,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摸排重点要害部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摸清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及时制订工作预案,坚决防止形成现实危害。
二、注重强基固本,常抓人口管理
熟悉人口,夯实基础工作。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人员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为了熟悉辖区的人口,外勤民警经常深入到辖区了解情况,同时积极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深得群众的信任,对辖区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的基本情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夯实人口管理基础工作。特别是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严格按照“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工作方针,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针对辖区独特的地情和社情,不断探索新时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途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办证力度,不断提升办证率。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登记办证。按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中流动人口网上登记率、出租房屋网上登记率、高危人口列管率等各项考核要求,加大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工作力度,按照“来则记、易则变、离则销”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抓好流动人口信息的采集、录入、注销工作,特别是流动人口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常住户口地址、暂住地址等主要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的及时采集、及时变动、准确录入。二是加强出租房登记、暂住人员发证工作。按照“不漏户,不漏屋,不漏人”的要求,深入流动人口居住区域、出租房屋和用工单位,逐门逐户调查摸底、登记办证,大大地提高了暂住人口的登记率、发证率。三是强化服务,以情感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按照“公正对待,正确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把对流动人口的保护、服务、教育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办证的自觉性。
三、开展三项建设,夯实公安基础
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三项建设”的主题内容。认真落实“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建立健全辖区人防工程管理系统,民警全面掌握和熟悉“大情报”系统的应用流程和主要功能,把公安信息化应用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确保派出所基础工作信息录入的完整性、准确性、鲜活性,提高了基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能够为派出所“打、防、管、控”发挥实战作用。全体民警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规范,自觉地把严格、公正、规范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目的与执法形势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我们切实做好和谐警民关系工作。认真执行各级公安机关制定的利民便民措施,全力打造 “一站式服务”,引导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兑现服务承诺,方便群众办事;坚持责任区民警入户查访、送证下乡、上门为群众服务,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这些扎实有效地工作真正做到爱民、利民、助民,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四、强化作风建设,狠抓队伍管理
派出所处在最基层,接触广大群众最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我们不断加大从严治警和依法治警的力度,强化窗口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措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以实实在在的基层窗口单位的踏实工作有力地推动整体工作,形成信息灵、反应快,群众支持的良好态势。
一是强化派出所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派出所做为窗口单位,我们坚持“一次办、立即办、全天办、公开办”的快捷服务。限时办结各类手续。对合理、正当的落户、迁移、登记、居民身份证等事宜,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理,一时难以办结的,在期限时间内予以办理。加强服务工作,做到每天有专人接待,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答复;坚持开展全方位服务,即全程服务。积极解决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耐心地向群众做出答复,取得谅解。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民警每月向单位、群众报告一次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接受群众监督。设立群众监督台、公开监督电话,接受执法执纪监督员和警风警纪监督员的工作监督,制定改进工作措施。窗口民警热心解答群众在办理户籍、证件事宜中的疑难问题保证群众顺利办完,不出现差错;坚持警务公开、全天候为群众服务。民警都设立警示牌、留言牌、公开栏、宣传栏,统一印制“明白纸”,便民服务手册,公开办事程序及户籍手续,昼夜为群众服务。收费方面,按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注收费,不乱收费,不超额收费,不打白条。把文明用语、忌用语打印成册,民警人手一份,使每名民警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热情服务。首先,便民利民上门服务。批准、办结、退回的各种手续、证件,由民警送到群众家中或上门帮助完备,不让群众跑第二趟;对军烈属、孤寡、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定期走访,帮助解决困难。其次,单位和群众上门办事,不冷漠,不刁难,不推诿,热情接待,快速办理,对不属自己职责内的要礼貌地告之其应找的具体部门。
二是加强对干警教育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干警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的不法行为,创造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环境。首先,坚持政治建警。开展对干警理论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广大干警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以提高,树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执法观、人权观,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提高公正执法的自觉性。其次,坚持以德治警。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干警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形成了以“保护人民、服务社会、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为宗旨的良好道德风尚。第三,坚持依法管警。公安机关执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活动。为防止把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干警的执法和公务活动中,坚持依法管警,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并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职权划分,加强对广大政法干警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党内监督及社会监督。
三是积极开展争创活动,增强干警必胜信念。为适应形势要求,我们推出值班签到好、环境卫生好、请假销假好、档案整理好、破案质量好、服务态度好、群众反映好等“九好”活动,在全所干警中树立“争一流、创佳绩、比贡献、促发展”竞争意识,增强干警的必胜信念,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