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试论如何加强客运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

    时间:2015年04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从今年*月*日至*月初,短短十几天时间,全国连续发生多起客车翻车交通事故,造成多人死伤,春运后期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客运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当前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从几方面对当前客运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大型客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对策,以抛砖引玉。

        一、客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一)农村路段出现管理盲区,源头安全管理薄弱。一些退出运输市场的旅游客运车辆长期在农村路段违规行驶。这些车辆一般由个人购买,有些甚至雇用无证人员驾驶。还有一些肇事客车违规挂靠经营,擅自变更运营线路,沿途非法揽客、超员超速行驶,客运公司动态监控制度不落实。此外,还有一些客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二)司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变薄。一些客车驾驶人急功近利,多拉快跑,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多发,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隐患。尤其是春运期间,庞大的客流导致客运运力供不应求。遇运力紧张,返乡心切的群众难免心存侥幸,不顾安危搭乘超员或其他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还有部分乘客为节省车费,图便宜,选择非正常的交通方式返乡,如承包非法客运车辆返乡等,行程远、车况差,安全隐患较大。

        (三)警力不足易造成失控漏管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艰巨,而警力增加严重滞后,路面有效执勤警力单薄,且个体工作均超负荷运转。以凤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为例,现有在职在岗民警13名,而全县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052公里,全县持有各类机动车驾驶员3.5万余人,各类机动车保有量近3万辆。平均每名交通民警要管理80.92公里的通车里程、2692名驾驶员和2307辆机动车,还要担负一些重大活动的警卫任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常顾此失彼。尤其在春运期间,基层警力不足矛盾非常尖锐,个别路段失控漏管在所难免。

        二、遏制客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遏制客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应狠抓联、教、巡、查、增五个方面工作。

        (一)密联共管,狠抓源头。客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事关公共安全,需要政府统一领导,严把客运车辆和司乘人员资格准入关。交警、运输、客运企业、客运站等部门应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主动深入客运企业开展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和合作,强化警企联手合力,加强对客运车辆GPS监控设备监管和完善“三品”检测仪制度;二是督促客运企业加强车辆安全性能检查,要求每家客运企业都要配备专业的安检人员,检查违规车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多部门联合督促客运站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严把客运企业资质审核关、大中型客运车辆安全状况关、大中型客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质关,加强源头管理。

        (二)真教传技,狠抓培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遵循教育先行的原则。一是各有关部门要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向机动车驾驶员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全力营造“人人遵守交通法规,人人关爱生命”“拒绝乘坐安全隐患车辆”的社会氛围,让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抵制违法;二是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单靠交通警察部门狠抓,各有关部门和驾驶员所在单位都要齐抓共管,组织有效力量持续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驾驶员驾驶技能的专门培训,提高驾驶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全面普及机动车驾驶员安全培训。对本地区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要一个不落地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面覆盖。

        (三)多巡路查,打击违法。交警、交通、运管、公路、安监等部门要联合组织有效力量,开展路面整治行动。一是加大路面安全巡逻管控,严厉打击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非法改装、非法营运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格对7座以上客车的检查,做到逢车必查,逐项登记,不留死角;二是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加强对重点车辆的安全监管,建立交警内部的周边协作机制,联手打击交通违法;三是有效利用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工作平台,多部门联合开展交通安全劝导服务活动,坚决将交通安全隐患消除在出发地、行车前。

        (四)严查隐患,狠抓安全。一是对辖区范围路段进行排查分析,将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列为管控重点。对一时难以治理的通过增加警告标志、施划减速标线或增设减速带等临时性警示措施,最大限度消除道路隐患;二是加强施工路段安全管理。对正在整改、扩建、施工的未完善的道路,及时通报交通运管、安监等相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交通指挥;三是积极会同公安、交通、路政、安监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危险路段的排查治理。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个别路段存在的安全隐患,提早制定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防滑、融雪、保畅的应急准备;四是加强车辆安全技术检查。对本地区危险车辆进行拉网式安全技术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车辆,督促车辆所在单位及车辆所有人停运整改,杜绝病车上道行驶。对整改不彻底的,管理部门将其列入“黑名单”,采取强硬措施。

        (五)增加警力,狠抓管理。一是增加人员编制,加强对重点路段进行24小时安全管控。二是增加农村道路的警力,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盲区、空白区等进行有效监管,推进“重心下移,阵地前移”行动,把警力最大限度调配到路面上,切实将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对边远乡村的机动车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地方财政短缺,留不住人才。只有为农村山区地区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填补农村地区及边远山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缺位。只有各个交通管理点站设立安全管理人员,才能从根本上保持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持续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
  • 下一篇:“创平安、压事故、保畅通”爱路护路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