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交通执法人性化水平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省*市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工作目标,牢固确立“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服务民生是第一警务”的执法管理理念,积极推行人性化执法方式,有效提升了执法管理效能,打造了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但在日常交通执法管理中,仍有少数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不够牢固,执法能力和水平不高,人性化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安交管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和整体形象。
当前,如何主动回应群众对提升交通执法人性化程度的期盼和需求,抓好整改提高、提升管理效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惠及于民,迫切需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作出理性思考和积极行动。笔者结合交管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提升交通执法人性化水平谈一些想法。
交通执法缺乏人性化不利于警民关系和谐
公安交管部门是政府行政执法的重要窗口,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交通执法缺乏人性化,会直接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在无形中拉开警民之间的距离。
文明城市对公安交管执法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过于教条式的僵化执法和交通参与者对交警的期待相去甚远,执法缺少人性化会激起群众的逆反心理,从而不会主动配合交警执法行为。尤其是一些驾驶非机动车的交通参与者,因轻微违法行为被交警严格处罚,心生怨气,与交警的距离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当事人的这种行为甚至会对身边的亲戚朋友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警民之间产生隔阂。
近年来,民警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交警,每天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若在执法过程中长期以“管人者”自居,习惯简单的执法方式,对群众正常诉求视而不见,长此以往会对执法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形成错位认知,不利于交警自身执法观念的改变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公安队伍中,交警与群众接触最密切,交警的执法态度影响着行政执法单位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交警执法缺乏人性化,会降低政府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这种结果与党和政府的根本出发点相违背,与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相违背,更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不相符。
交通执法缺乏人性化的主要原因
经分析,交通执法缺乏人性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少数民警主观认识不到位。个别民警注重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但不重视参加部门组织的爱民主题教育活动,导致执法为民的意识不强,对群众路线的理解不够深入,没能准确把握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淡薄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第二,少数单位绩效考核不客观。少数单位政绩观出现偏差,认为处罚越多,工作绩效就越大,为考核而考核。一些民警认为查处违法行为起数越多考核排名越靠前,绩效越好,在执法过程中图省事,只注重处罚的数量,不注重严罚产生的后果。
第三,少数民警法律认识不全面。近年来,公安机关先后出台法律法规,对情节轻微、对道路通行和安全影响不大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人能认识到过错并接受教育、及时改正的,可提出口头警告,纠正违法行为后教育放行。少数民警因为工作不主动、学习不及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接受存在滞后性和片面化,对上级的人性化决策没能全面落实到位。
第四,少数民警执法能力不够强。少数民警面对日趋繁重复杂的交通管理工作,不能主动适应,易发生情绪急躁,出现执法语言、态度不够平和,执法方法简单的现象;有的在执法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没有把执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起来。
改进作风,切实提升交通执法人性化水平
面对问题和不足,公安交管部门要进一步改进作风,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升民警规范执勤执法能力和交通执法人性化程度,树立交警良好形象。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夯实思想根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不断强化民警规范执法的意识培养,积极实践“既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理念,把人性化执法要求贯穿于民警执法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让全体民警熟练掌握规范,严格执行规范,从源头上杜绝执法的随意性。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奖惩。支队建立健全人性化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执法责任监督制、执法奖惩制、人性化执法考评等制度,明确高峰时段以疏导交通为主、查纠违法行为为辅。支队将这一制度纳入工作考核,做到奖有所依、罚有所据。此外,选树民警“人性化”执法和“不人性化”执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加大教育引导的力度。
三是强化执法保障,严格执法监督。支队对民警执法行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全面、及时地记录违法行为人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防止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发生,及时取证,减少行政争议。通过投诉、信访、行政复议、警民恳谈、媒体曝光等渠道获取对群众交警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升发现查纠执法问题、规范执法行为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增进理解支持。支队以“五进宣传”和市区“新成果服务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把交通安全宣传送进千家万户;组织开展换位思考实践活动,引导民警多替交通参与者着想;完善指路标志、禁令标志等交通管理设施,及时公布路况等信息,使广大驾驶人熟知路况,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是强化优质服务,保障经济发展。支队围绕一系列惠民、助商举措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为全市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对外地人及来*旅游车辆轻微违法不罚款,以批评教育和服务引导为主,树立*交警的良好执法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