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提升警务实战效能
为全面推进公安工作转型升级,*区分局通过整合机关部门、推行派出所“三队两室”勤务模式等措施,进一步做精了机关、做强了派出所、做实了社区,最大程度的盘活了警力资源,优化了警务模式,有力推动了警务实战化建设。
改革层层推进 市局大力支持
改革,从起初提设想、搭框架,到部署实施、推进,一直得到了市局党委和主要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多次到分局调研、听汇报、提建议,突出从三个层面强势推进。
分局层面。机关原**个部门,按职责类别整合成*个大部门,即案件侦办队、治安防控队、维稳服务队、指挥保障室和政工监督室。部门整合后,抽出警力充实到基层。年初,分局一次性下派了**名机关民警充实到派出所,基层派出所警力占总警力比例由过去的**%一下子提升到**%,基层基础工作有了有力保障。
派出所层面。本着警务前移、屯警街面的用警理念,设立了“三队两室”模式,即勤务指挥室、纠纷调解室、社区警务队、案件侦办队和治安巡防队。与原勤务模式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勤务指挥室成为全所的核心,各警种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协作运转。
社区层面。社区民警不再承担办理刑事侦查、治安案件的任务,除了参加派出所的例行会议,其余时间全部下沉社区。对社区各类警情先期处警,如有复杂警情,则交由纠纷调解室或案件侦办队,保障了社区民警每周社区工作时间达到**个小时以上。
推进警务转型 实战效能凸显
推行警务转型,全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表现为“四个转变”:
警力配置由“倒梯形”向“正梯形”转变,工作责任体系得以进一步明确。目前机关部门警力数为**人,基层派出所警力数为***人,两者占比分别为**%和**%,机关警力精简和下沉幅度明显,为派出所科学合理安排勤务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机关部门和派出所的职能分工更加清晰,今年以来,案件侦办队和治安防控队主要打处绩效贡献率上超过了**%,从根本上减轻了派出所打处负担。
勤务运作由“被动式”向“主动化”转变,信息主导实战得以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了以分局指挥保障室为龙头的“*+N”新型勤务指挥研判机制。分局层面,新组建的指挥保障室进一步固化了每日值班民警综合研判和每周研判例会制度,常态化的开展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工作。派出所层面,切实发挥勤务指挥室的“中枢”作用,通过对辖区的警情分析实时调整工作重心、打防方向,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能。
警务分工由“专业化”向“合成化”转变,*+*>*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显现。合成打击犯罪上,多警种联动、多侦查手段同步上案已成为常态,取得的成效显著;合成治安防控上,技防与人防、网上与网下的互动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合成反恐维稳上,主动跟信访、民政、住建、人社等部门共享信息资源,强化与检、法部门合作,建立健全了依法打击非访长效工作机制。
警务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机关精减后,在岗位设置上,实施一警多能和AB角互补模式;在警力配置上,遇有重大活动、专项行动等,统筹调配警力;在警务效能上,研发小平台,向科技应用要警力;在考评体系上,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与岗位调整、表彰奖励挂钩等措施。
省厅亲临调研 给予高度肯定
经过一年的部署实施,该分局的警务机制改革初步取得成效,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和肯定。省厅政治部副主任、省厅人事处处长等分别到分局调研。
**月**日,省厅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左锁粉专门在该分局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警务机制改革,并评价该改革“有价值、有意义”。
此外,改革还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第**期就改革进行了大篇幅的解析,《*报》、《*法制报》等媒体分别在头版位置报道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