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实施“七化”战略 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公安*党委提出的“五项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公安工作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和基础性工程。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和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年,在全*年终绩效考核中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全*第三名的成绩。但是,与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当前全市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基层单位对执法规范化建设重视不够,抓落实不力。少数民警执法理念和法治观念淡薄,对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以及如何执好法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衙门作风、特权思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二是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缺乏长远和科学规划。一些基层单位制定的执法规范化建设规划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组织实施和抓落实不力,争先创优的氛围不够浓厚,齐抓共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是少数民警专业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由于个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高等原因,导致极少数民警执法方式简单、生硬、粗暴,有的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胡作为,严重损害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另外,由于一些单位警力严重不足,有的依靠非警务人员执法办案,引发很多问题。
四是执法管理制度还不够科学、健全和完善。由于一些执法环节执法标准不够具体、精细,对执法活动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少数民警执法行为不规范、不严谨,随意性大。有的在办案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重侦查、轻取证,重处罚、轻调解,执法质量不高,效果不好。
五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目前,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还比较滞后,信息化深度应用和网上办案推进缓慢,一些基层执法办案单位和民警不能用、不会用、不愿用信息化手段执法办案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六是执法硬件设施落后。由于投入不足,许多执法办案场所标准化改造质量不高,一些基层执法办案单位计算机、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现场执法记录仪、信息采集仪等设备缺乏,严重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七是执法监督不够及时有效。主要表现在对案件办理过程监督不严,对案件性质、定案标准、变更强制措施等重点环节审查把关不细,特别是执法责任追究和倒查问责制度落实不够,该倒查的不倒查、该问责的不问责、该追究的不追究,导致很多执法监督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为了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要在全市公安机关全力实施“七化”战略:
一是执法理念人性化。在今年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孟建柱同志要求始终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制建设的灵魂,把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执法的根本任务。因此,必须努力培养民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思想,把严格、公正、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作为日常执法普遍的价值追求。
二是执法主体专业化。任何工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切实加强对执法民警的业务培训,努力提升民警的法律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以及依法使用各种信息化、现代化手段开展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安执法队伍,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三是执法行为规范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行为方式的规范,必须建立健全和严格遵守规范的执法程序和执法管理制度,坚持用完善、严密的制度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坚决杜绝执法行为的随意性。
四是执法载体信息化。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快执法办案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做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通过实现信息化,提升执法效能。
五是执法场所标准化。执法办案场所是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专门阵地,要进一步严格按照公安部标准要求进行改造,并尽快配齐、配全、配好各种设备。同时要抓好执法办案场所的规范使用,切实做到所有执法活动全部在执法办案场所进行。
六是执法管理精细化。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是风险社会对每项事业、每个职业、每个岗位的基本要求。要大力加强执法管理体系建设,真正做到在执法管理上环环相扣,对整个执法办案流程实现精细化操作和管控。
七是执法监督全程化。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严格落实法制员制度,全面推行警务公开、聘请特邀监督员等措施,切实强化对公安执法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执法问题的产生。
为保障“七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要着力抓好“六项措施”:
一是抓培训,强化理念,提升素质。要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当前要重点抓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析理和旁听庭审等活动,尽快提高民警的执法理念和业务能力水平。
二是抓规划,优化方案,争创一流。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精心制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专门领导班子,认真组织实施,并确保建设质量。
三是抓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今年要把规范网上办案作为重点,强力推进证据上网,坚持“不上网、不审批”的原则,实现除涉密外所有刑事、行政案件网上接报警、网上立案(受理)、网上审核审批、网上制作法律文书、网上监督考评。
四是抓示范,建好标杆,典型引领。积极开展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精心培养和树立一批规范执法的“标杆”,充分发挥执法示范单位的典型引领作用,带动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整体提高,变“一花独秀”为“春色满园”。
五是抓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共识。要认真总结发现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涌现的亮点和先进事迹,大力宣传、推广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及时反映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积极营造浓厚良好的公安法制文化氛围。
六是抓督导,细化考核,狠抓落实。市局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展情况要制定时间进度要求,细化考核标准,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进行通报,全力抓好落实。
通过认真实施“七化”战略和“六抓”措施,努力促进公安执法工作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由简单、机械、生硬执法,向理性、平和、文明执法转变;二是由粗放型、随意性执法向精细化、规范化执法转变;三是由片面重视完成任务指标,向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统一转变;四是由不注意执法风险、执法责任,向重视执法安全、注意执法自我保护转变;五是由要我规范执法,向民警人人自觉规范执法转变。最终实现“四零”目标:一是执法办案零错案,坚决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二是执法安全零事故,坚决防止执法环节发生人员伤亡和非正常死亡事故;三是执法单位执法问题零记录,坚决防止单位因为发生大的执法问题被媒体曝光或被上级通报批评;四是执法民警执法责任零追究,坚决防止民警因为执法问题被追究法律责任和受到纪律处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