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民警核心价值观之浅见
当前,政法系统正在组织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而且还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精华、汲取动力。
一、传统文化在塑造民警核心价值观中的推动作用
一是传统文化对于民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民警,无不耳濡目染、被深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从传统文化入手加强民警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容易与民警在思想上合拍,从而更容易激发民警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传统文化对于民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已经深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从传统文化入手加强对民警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塑造,更容易从思想上产生共鸣,为民警所认可和吸收。
三是传统文化对于民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与生俱来的引力。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公德和风土人情,利用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社会公德、风俗习惯、群众共识等文化氛围和环境塑造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更容易为社会和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对民警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也更为明显。
二、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民警核心价值观的工作重点
一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牢固确立忠诚奉献的行事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最朴实的爱国主义。作为人民卫士的公安民警,就要继承和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思想,以谨慎敬业、如履薄冰的责任感,把“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情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工作中。
二要弘扬传统文化的以民为本思想,始终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到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总结,都非常鲜明地提出了“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主动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驾护航,努力在提升公安惠民度、警民关系和谐度的具体实践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使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准则。
三要弘扬传统文化的克己复礼美德,切实塑造立诚守信的崇高品格。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脉的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品格,归结起来就是克己复礼、立诚守信、崇德重义。民警的品德如何,决定着其精神状态的好坏和才能发展运用的方向,最终决定着其工作质态的好坏。为此,要继承和弘扬立诚守信的传统文化,大力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切实形成良好的人格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风范。
三、利用传统文化塑造民警核心价值观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扬弃。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其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传统文化阐释和张扬的修身治国、济世安民、民为邦本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样才能起到助推民警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催化剂作用。
二要抓好结合。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公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传统的爱国主义以新的内涵,激励民警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注意亲民为民,讲究文明理性、体现个人品质素养,努力使执法行为更加符合法律的精神,执法方式更加符合社会的公德,执法结果更加符合群众的期待。
三要讲究效果。采取相互座谈交流、专家讲座互动、主题讨论竞赛等形式,适时组织民警能够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把民警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出来、引向正确轨道。同时,注意区分民警的兴趣爱好、年龄层次、生活学习经历,加强分类组织,丰富展现形式、拓展学习平台,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