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对乡村道路“户籍化”管理成效显著

    时间:2015年04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以来,*市*实验区针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问题,采取“属地”定责,“联动”管控,“源头”宣传的方法,对道路实行“户籍化”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发生明显变化,据统计,今年*至**月份,该区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伤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双提高。

        道路事故多发令人头疼

        *实验区位于*与*河交汇处,全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下辖*个乡镇*个景区、**个行政村,辖区道路总里程达到***余公里。其中,临水路段**处、急弯陡坡路段多达**余处,遇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常发生路面急冻等险情,辖区道路基础建设比较滞后,安全通行条件较差,加之辖区内的民众交通安全的意识薄弱,驾驶陋习较多,致使这里交通事故多发,道路安全管理形势异常严峻。

        “以前,咱这地方老是出事故,隔不了多久就有车子开到堤坝下面去啦!”家住*实验区环焦岗湖临水路附近的童师傅说:“我自己骑摩托车上大坝,因为上坝的过程中看不见对面来车,差点和对方撞上了,现在这条大坝的坡口都安装了凸透镜,上坝的和下坡的车辆老远就能看到对方,据我所知近小半年这个路口再没有一辆车开到坝底下。”童师傅所指的这个坝口是环焦岗湖临水路的一段,因坡口弯度角度小,路面窄,路旁植被茂密,曾是事故多发路段。自这条道路实行“户籍化”管理后,这段路的转弯坡口均设置了急转标志、安装了凸透镜,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户籍化”管理促生道路管理新药方

        为降低当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交警支队*大队经过对多年的案例分析,多方调研,最终摸索出一个“户籍化”管理的新方法。即该大队主动争取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了以“属地”定责、“联动”管控、“源头”宣传为一体的农村道路管理新机制。

        所谓的“属地”定责,*大队在区党委、政府责任体系框架下,设置区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简称交安办),*大队负责人任组长,交通、安监、路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全力推行乡镇、村(居)委员会、社(小组)三级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户籍化”管理网络,在辖区*个乡镇组建由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中心村和乡镇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道路管理领导机构;在**个行政村组建以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负责人的道路工作组;在所辖***余村社聘请***名交通安全员,形成区管、乡包、村落实、社主抓的管理责任体系,为确保农村道路治理提供组织保障。

        “联动”管控,交安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强化***名交通安全员工作职能,以“国省道主干线、县乡道支线、村村通”这“三条线”为重点,严格落实“边巡边查、定期普查、雨雪后必查”的“三查”举措,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排查出的道路隐患录入全区隐患数据库,形成专门工作台账,向交安办报告,设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等,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截至今年**月,该区联合开展大规模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次,区域性行动**次,各国省道干线和县乡道路共完善警示标志牌**块,新增防护栏***米,设置警示闪灯**处,辖区道路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事故指数降低群众满意

        道路“户口”入好后,“源头”宣传则被列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交安办负责人介绍,因教育程度、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限制,广大农民非常缺乏交通安全方便的教育,可以说“除了红灯停、绿灯行”外,他们多数人对各种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一概不知。

        为此,交安办按照“周有、月有、季有、年有”的“四有标准”,规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制。在每周的村部广播中,村委会主任都会广播道路交通事故的形式、类别,告诫其后果的严重性,并鼓励村民向交通安全员进行举报。同时,利用数据库,借助手机平台,向村民发送“早发现、早安全、早放心”的提示短信,及时提醒,时时预防。在每月的村委会上,交安办组织交警深入各乡村,由村主任召集交通安全员开展交通安全学习,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图片,阐明严重危害性,提醒交通安全员交通隐患排查“责任大于天”。在每季度,交安办编写宣传手册,组建文艺宣传队,在集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采取宣传板块展览、法制讲座演讲,图文并茂、把宣传工作做到农户家,营造浓厚的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在每年的总结大会上,交安办从***名交通安全员中评选出**名“交通安全之星”,给予奖励。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中电子政务的法律思考(二)
  • 下一篇:文明交通从“礼让”开始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