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文明交通从“礼让”开始

    时间:2015年04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近日,笔者在*城区一十字路口处亲眼目睹了一起交通拥堵。*城区**路口因为临时停电,路口红绿灯未能正常运行。一辆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海马轿车与*路上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现代索纳塔相遇,两车在路中间互不相让、互不示弱、斗气逞能,致使两车僵持在道路中央,阻碍了四方车辆的顺利通行。由于是早上班高峰,仅几分钟时间,各路口停滞延续的车队几十米,导致交通拥堵,幸亏附近交通民警闻讯赶到才化解了这起人为的交通拥堵。

        笔者发现,在此次交通拥堵中,两车司机都是只为争先几秒钟,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逞能施威,结果导致数十辆机动车无形中滞留一刻多钟,也不知耽误了多少人的上班、上学、经商、就医等宝贵时间,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后果严重,教训深刻。试想,假若上述两名司机都能相互克制一点,谦让一下,体谅忍耐一番,这起交通拥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礼让则是化解交通拥堵的一剂灵丹妙药。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让,既是检验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添加剂,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正能量。实践证明,要是大家能相互礼让一点,胸怀博大一点,肯定就能息事宁人。也不会出现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拥堵那一幕。

        笔者也是驾驶人,长期的开车经历告诉我,因互不相让,插队、挤队是引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互不相让这一陋习已经成为了产生交通拥堵的毒瘤,而导致互不相让的重要因素是市民群众道德意识不强所致。从目前整个驾驶人队伍状况来看,可以说是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特别表现在一些年轻的私家车和出租车驾驶人身上,他们严重缺乏道德修养,根本不讲什么文明和礼貌,往往为了一己私利,分秒必争,超速行驶,逆向行驶,随意掉头,乱停乱放,互不相让,他们早把《道路交通安全法》抛掷九霄云外,导致交通拥堵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当前,交通管理面临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道路建设相对滞缓,管理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压力很大。停车难、行车难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笔者认为,要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素质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从日常抓起,从现在抓起,从根上抓起,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古语说得好:“礼让一尺,得礼一丈”。礼仪往往就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得到了共同升华、共同赞赏。我们应该通过家风传承、学校传授、驾校培训、对口施教、媒体传播等多种教育方式,经常不断的对公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在他们中间积极倡导古今中外的典型范例,如“孔融让梨”、“张廷玉礼让三分,宽巷六尺”等故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教育,使文明礼让在人们心底深深扎根,将文明礼让纳入法制轨道,形成全民参入、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到那时,我们肯定就能打造出安全、和谐、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乡村道路“户籍化”管理成效显著
  • 下一篇:关于做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