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警如何做好“窗口”工作
派出所是公安服务群众的基层单位,派出所户籍窗口更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今,“窗口”还被赋予了展示公安机关形象的光荣职责。因而,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切实推出便民利民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公安机关开展便民服务,密切警民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时一个重大而长远的工程,不是一僦二就也不是纸上谈兵的。
一、派出所户籍窗口要做好便民利民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派出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最紧迫、最急需的事情和群众普遍关心的贴近生活的问题,使群众的要求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保障辖区人民的生活安定和满意。作为派出所的窗口单位,户籍室更是公安工作的门面,它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是公安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树立公安良好形象的一个有力平台。 便民利民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窗口单位的民警可能会时常听到有些来办事的老百姓抱怨办事太繁琐,要开具的证明多,程序也复杂难懂,办理一个业务需要来回跑。尤其在乡镇派出所,前来办理业务的老人比较多,他们往往比年轻人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公安机关作出便民利民措施的要求也更为迫切。作为一名户籍民警,除了工作中要耐心的跟群众解释相关程序和政策外,更多的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作出便民利民的措施,解决群众最为迫切的问题。 二、派出所户籍窗口便民利民工作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各地公安机关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并推出了各种便民利 民的措施,现阶段派出所户籍窗口工作也一直在深入的开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需待改进的地方。 民警便民利民意识不强,“冷、硬、横、推、”问题仍然存在。个别派出所窗口民警在对待群众工作中缺乏感情,没有切身体验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没有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有的民警对上级机关下发的便民利民措施置之不理,抱着完成任务,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对待群众的便民要求采取“冷、硬、横、推”的态度。 三、派出所户籍窗口开展便民利民工作的几点对策 从事公安工作以来,感受颇深的是做好派出所户籍窗口工作难,做好派出所户籍窗口的便民利民工作更难。户籍窗口工作民警不仅要受理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等业务,随时接受上级领导的明察暗访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还要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让群众更满意,让群众感受到实在的便利。所以派出所户籍民警要做好以下几点: 1、树立服务型的工作理念,这是做好窗口便民利民工作的前提。一直以来,公安机关定位于管理机关,以管人者自居是我们一贯的工作作风。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机关已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派出所户籍窗口就是最好的代表,“有困难找警察”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警察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人民的警察,是人民的公仆。作为窗口工作者更要及时更新观念,找准工作定位,以服务型的新形象面向广大群众,履行好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2、保障办公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按照公安部“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保障民警良好的警容风貌、办公环境的整洁卫生和办公设备的齐全,抓办事程序,比如: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改变以往办事群众在村、派出所、户籍窗口来回跑多趟的现象。对手续齐全的,当场一次性办理;手续不全的,一次性告知所要带的证件和需要办的先期手续,确保两次完成。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率,树立公安机关热情服务便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3、创新工作方法,走出“窗口“为群众服务、派出所户籍窗口应该针对辖区特殊人群和孤寡老人等实行上门服务。将服务平台延伸到偏远乡镇。开展流动服务工作,依托派出所的警务室,推行户籍民警驻村工作制,积极开展送证上门,为群众提供户籍业务咨询,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4、建立户籍窗口服务责任制,加强监督力度。户籍民警自身要加强责任感,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冷、硬、横、推“等问题,被群众举报查实或者被明察暗访发现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警务公开的力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派出所户籍窗口要把便民服务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标志性工作来抓,要紧密结合实际,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扎实开展便民利民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办理业务更加便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