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要如何走出公安职业倦怠怪圈
“怕上班、怕值班、怕出警、怕办案、怕接电话、怕见领导、怕专项活动、怕检查考核”戏称民警“八怕”,折射出当前一部分基层民警的工作心态。
是什么让民警如此胆战心惊?难道说我们的基层民警不敬业?不是,超负荷的工作量、不成比例的回报、较差的社会承认度与高标准的纪律、高风险的责任,已让我们部分民警对这份职业产生了倦怠。一位*年入警现辞职的民警说“我不想拿着可怜的薪水做一个高尚的圣者”。想着自己的薪水不过两千元,这份倦怠就更强烈了。 其实,民警“八怕”的表现形式主要来源于职业倦怠。试想,一类事一年做到头,能不腻吗?能不烦吗?警察首先是一个“社会人”,都希望过温暖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想去旅游、吃大餐、穿名牌。遗憾的是,工作量大,要求高,责任重,待遇差,晋升难,危险性高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现状,生活的单调枯燥、活动范围的狭小局促、人际关系的封闭稀少、精神世界的苍白空洞,使部分民警在繁忙中逐渐遗忘了自己的职业优势,坠入他人的价值坐标中而迷失自我,从而对警察这个职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造成职业倦怠。 如何应对民警的职业倦怠,消除“八怕”?据外媒报道,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在职人士因为职业倦怠而选择跳槽。可换了新环境,当新鲜感过去,倦怠感又会再次袭来。最终要走出倦怠的泥沼,还是要从自身寻找突破点,调整心态、自我激励、心怀感恩! 一要调整心态。曾记得我局一位民警从城内派出所被调往偏远农村派出所时说过的话:“我现在离家这么远,我就想象着我还在庐江白湖农场还没调回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只要不离开职场,工作挑战就是无止境的。遭遇困境的时候就阿Q一下,“原来丢了西瓜,还有芝麻可以检”。戴上乐观的眼睛,先找优点,再找缺陷,要知道事情还不算太糟,看到危机中的契机,忍受就能变成享受。 要学会适应环境,培养自己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正面的态度,试着让工作更有趣、学会更超脱乐观。 二要自我激励。我室几位从二线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们每天早上班,工作兢兢业业,他们时常对我说的话是:只要上班有事做,我就感到有乐趣。殊不知,有些人因职业倦怠,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意花同样的精力来努力完成工作,他们以为自己骗得过领导,其实,他们愚弄了自己,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工作的态度,你就得到他人的赞扬,就会赢得领导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得一份最可贵的资产就是自信,对自己所拥有的才能赢得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的器重的自信。 成长路径原本就是挫折、克服、总结、提高。在工作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逃避,并尽最大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经历过之后,你就会发现看似悬崖峭壁,实际上却是风景独好。这就是激励的力量。 三要心怀感恩。一位*年合同警转警的同志跟我说道,我来自农村,好不容易从编外转入编内,从热爱的交警换岗至业务不熟悉、偏远的农村派出所,当时感觉到过空前的无奈。但我是家庭中重要的顶梁柱,我上有年高的在农村耕耘一辈子的父母需要我去赡养,下有子女的教育需要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投入,中有爱人“左手握右手”一生相牵的承诺,更何况爱人她还没有稳定的工作,靠苦力打工为家庭做贡献。我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撑起这个家!我倒了,我的家就完全坍塌了。 责任和孝道使他坚定地活着!山石居士曰:在生命途程中,既要积极用世,又要淡泊明志;既不要迷恋于人生的乐,更不要绝望于人生的苦。活好当下,珍惜拥有,感恩活着。如今的他勤奋工作,重拾自信,经常沉浸在工作幸福感之中。总之,职业产生了倦怠并不可怕,可怕是精神靡而不振。一台发动机缺油就需要加油,人的精神萎靡就需要调整心态,自我激励,心怀感恩。鼓起你的士气、热情与勇气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拼搏加油!让我们远离职业倦怠,感悟幸福,永葆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